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89.34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清雅絕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淨幽雅,一塵不染。如:「他居住的鄉村小屋清雅絕塵。」
千載一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夫人生合天地之道,感於事動性之用也,故動用萬方,參差百品,莫不順乎道,本乎情性者也。是以為道者,清淨無為,少思少欲,沖其心而守之,雖爵以萬乘,養以天下,不榮也;為德者,言而不華,默而有信,推誠而行之,不愧於鬼神,而況於天下乎?為仁者,博施兼愛,崇善濟物,得其志而中心傾之,然忘已以為千載一時也;為義者,潔軌跡、崇名教,遇其節而明之,雖殺身糜軀,猶未悔也。■《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云:「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
會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參加集會或團體組織的人。《大法鼓經.卷上》:「今此會眾,如栴檀林,清淨純一。」
心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清淨沒有染汙。《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詩腸鼓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見黃鸝的叫聲,可以清淨俗耳,引發詩情。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二.俗耳鍼砭詩腸鼓吹》:「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門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門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莫若做一番計較,清楚了這一項,也省多少口舌。免得門頭不清淨。」
聚沙之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聚沙成塔」之典源,提供參考。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硨磲與碼,玫瑰琉璃珠,清淨廣嚴飾,莊校於諸塔;或有起石廟,旃檀及沉水,木并餘材,磚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琱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轉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āśraya-parāvṛtti的意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謂阿賴耶識斷除煩惱和所知障的種子,轉換成涅槃和智慧的清淨種子。因為阿賴耶識是一切煩惱和解脫的依據,所以轉換阿賴耶識的性質謂之轉依。《唯識三十論頌》:「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梵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淨的佛土。泛指佛寺。《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曰梵剎,總是佛場。」也稱為「梵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