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教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頌佛德的清淨音聲或曲調。釋迦牟尼時代,出家人對於歌舞的態度頗為謹慎,在他們圓寂後,為了宗教的傳教與教團的維持,遂有經典朗誦的產生,而逐漸發展成為音樂。佛教音樂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大盛於唐室宮廷,並促成唐代樂舞的高度發展。主要用於講經儀式、朝暮課誦以及道場懺法,藉以啟請十方諸佛菩薩、讚詠聖賢或誦持經典。由於所授淵源不同,故分為南北兩體,閩南以較熱鬧的鼓山調為主,後來並發展為子弟戲;北方則以正統的海潮音為主,所唱出的梵音如海浪般有波波相湧,層層相交之感。
性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國佛教華嚴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謂一切現象都是從真如法性生起。華嚴宗認為真如本質上是清淨無染的,並能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但眾生由於無明,熏染真如,而生起煩惱輪迴的世界。不論是清淨的功德或煩惱都是由真如所生。
無量壽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二卷。三國魏康僧鎧譯。本經和《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經。現存除僧鎧的譯本外,尚有支婁迦讖譯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謙譯的《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菩提流志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法賢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都是本經的異譯本。本經述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由來。對阿彌陀佛的信仰和中國淨土宗的成立有決定性的作用。本經現除漢譯本外,尚有梵文原典和藏文譯本傳世。
清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淨無為的道理。《淮南子.原道》:「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因循應變。」
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淨無妄之心。陳.江總〈入攝山棲霞寺〉詩:「淨心抱冰雪,暮齒逼桑榆。」
見性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謂體悟一切現象的空性,就是解脫、沒有煩惱。《五燈會元.卷二.天台雲居智禪師》:「僧繼宗問:『見性成佛,其義云何?』師曰:『清淨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淨穢、長短、取捨、體自翛然。如是明見,乃名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見性成佛。』」
垢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垢,汙穢物。《漢書.卷四六.周仁傳.贊曰》:「周仁為垢汙,君子譏之。」宋.蘇軾〈過大庾嶺〉詩:「一念失垢汙,身心洞清淨。」
令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敬稱別人的妻妾。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劉野夫免德莊火災》:「今夜欲與君語,令閣必盡室出觀燈,當清淨身心相候。」也作「令閤」。
聖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證得阿羅漢的境界。《大集法門經.卷上》:「諸苾蒭,汝今當知,我等諸聲聞大眾,皆是離塵清淨心者,現證諸法,善能了知諸出離道要,各各已得所證聖果。」(2)指證得見道位以上的境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七一:「有聖道,有修聖道,由斯得有聖果差別。」
出有入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入有無之中,形容變化莫測。《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這道教門最上者,沖虛清淨,出有入無,超塵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