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1.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邊的低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鴻遍野」是由《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哀鳴嗷嗷」兩句句義擴大而來,原意是找不到棲身之所的鴻鴈,悲傷哀痛地鳴叫。又根據〈詩序〉所寫,〈鴻鴈〉一詩是用來讚美周宣王,因為在當時「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至于矜寡,無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興周朝,讓流離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樂業,所以「鴻鴈于飛,哀鳴嗷嗷」又引申為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悲慘景況。後來就用「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哀鴻遍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如清代湯斌〈睢沐二邑秋災情形疏〉:「歷年災患頻仍,黎民塗炭,今春賣兒賣女者,有售無受,以故哀鴻遍野。」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軟體唾手可得,難怪正版廠商大嘆錢難賺。 近義輕而易舉 易如反掌 如湯沃雪 反義大海撈針 難如登天 勞無不獲 移山填海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元史.卷一五二.岳存列傳》:「乃命騎士居前,步卒次之,與敵相去僅二十步,一鼓作氣,無不一當百。」
古道熱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待人仁厚、熱心。《中國現在記》第一一回:「況且老哥這樣古道熱腸的人,自然是投無不利。」
風花雪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鏡花緣》第四二回:「命名:不必另起文墨及嘉祥字樣,雖乳名亦無不可;或有以風花雪月、以夢兆、以見聞命名者,俱仍其舊,庶不失閨閣本來面目。」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司馬光〈乞開言路狀〉(據《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卷四七》引)1>右臣昨在京師,伏蒙太皇太后不以臣愚疏無取,遣使訪以得失,豈惟微臣有千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相慶,以為言路2>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 (2) 言路:向朝廷進言的途徑。〔參考資料〕 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據《宋文鑑.卷六一》引)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更張政事,除民疾苦,開廣言路,收拔淹滯。每一令之出,內外無不驩呼相慶,以至。未明求衣,辨色臨朝,躬親聽斷,夙夜不懈。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巳,太平之功,指日可待。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其時朝廷之上,無不以畫疆守盟,息事寧人為上策。而放翁獨以復讎雪恥,長篇短詠,寓其悲憤。」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1>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群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2>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3>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注解〕 (1) 顯:石顯(?∼西元前32),字君房,西漢濟南人。少坐法腐刑,為中黃門。宣帝時為中書僕射。元帝時為中書令,結黨營私,殺害忠臣。成帝時失勢,後免官歸鄉,中途不食病死。 (2) 後宮:嬪妃所居之處。 (3) 財:裁斷。通「裁」。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聽了這兩句話,又是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02.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崔秀才》:「眾聞之,無不赧然,如芒在背,多有逃席而去者,亦不追挽。」 參考詞語︰背生芒刺注音︰ㄅㄟˋ ㄕㄥ ㄇㄤˊ ㄘˋ漢語拼音︰bèi shēng máng cì釋義︰好像背上長了芒刺,喻畏忌難安。見「芒刺在背」條。 01.《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適才聽智兄之言,覺得背生芒刺,是早些換的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