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目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人四眼相對。形容無奈或驚訝的表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太清無奈,四目相覷,怏怏走出去了。」
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解決美國教育的弊病。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又迅速墮入“冰川時代”。面對著新的幻滅,許多人在萬般無奈之中產生了深深的“懷舊”情愫,社會呼籲“複歸人性”的聲浪日益高漲。正是在這種日趨濃重的“無奈”與“懷舊”社會氛圍之中,人本主義教育應運而生,成為人們新的寄託。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強調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社會重建將「社會」視為課程的重要實體,學生必須學習社會中的各種面向與問題,如此才有能力去克服阻礙,並創造一個具有正義和公理的理想人類社會。然而傳統...
傷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齷齪8>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9>者耶!此等乞丐相,我所不能!」竟不受命,孫公然歸。王無奈之,乃示意朋好,為之調停,欲生謝過其家。孫不肯,十反不能決。婦創漸平,欲出之,又恐王氏不受,因循而安之。妾亡子死,夙夜傷心,思得乳媼,一問其情。因憶無病言「逃於楊」,近村有楊家畽,疑其在是;往問之,並無知者。或言五十里外有楊谷,遣騎詣訊,果得之。 〔注解〕 (1) 快意:稱心如意。 (2) 訟:訴訟。 (3) 詣:音|ˋ,前往。 (4) 宰:地方行政長官。此處指縣令。 (5) 廣文:明清時對教授、教官的別稱。 (6) 阿:音ㄜ,偏袒。 (7) 廉:考察。 (8) 齷齪:音ㄨㄛ...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磾(音密低)對王允說:「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奈失人望乎?」王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令吾徒並受謗議。」邕遂死獄中。  曾于《曹娥碑》背面題八字隱語「黃絹幼婦,外孫虀臼。」為楊脩所道破:「黃縜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虀臼乃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辭』字。總而言之,是『絕妙好...
天公不作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氣不符合人們心中所預期的情況。如:「他本來打算去爬山,無奈天公不作美,臨出門前卻下起大雨來。」
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話、轉告。宋.胡仔〈七夕〉詩:「人間百巧方無奈,寄語天孫好罷休。」《聊齋志異.卷一.葉生》:「生持書啜泣,寄語來使:『疾革難遽瘥,請先發。』」
扭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舉止害羞、不大方、難為情的樣子。《程乙本紅樓夢》第六回:「扭捏了半日,無奈何只得和寶玉溫存一番。」《冷眼觀》第二四回:「詎料咕嚕一聲,文思大發,忙笑道:『我有了,我有了,而且還是天造地設的靈機,說出來,絲毫不扭捏。』」
厭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不耐煩。《紅樓夢》第七二回:「老太太擺了幾日,厭煩了,就給了你們奶奶。」《文明小史》第五七回:「無奈沖天砲和他們混得有些厭煩了,就借省親為名,搭了輪船,廢然而返。」
自學輔導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齡之大小和教材長短,而做合適之分配。5.教師輔導學生自學時,在學生向其請教問題時,不可顯露出厭煩和無奈之表情,以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6.教師在輔導自學時,要不斷鼓勵學生,不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中途降低或中斷。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學輔導法英文關鍵字: Supervised Study 參考資料 高廣孚/著。教學原理,1988年初版,頁307-312。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流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行的螢火蟲。唐.杜牧〈秋夕〉詩:「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三國演義》第三回:「正無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飛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