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7.4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壞到極點後逐漸好轉。《紅樓夢》第一三回:「嬸嬸好痴也。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能可常保的。」也作「否極必泰」、「否極泰至」、「否極生泰」、「否去泰來」、「否終則泰」、「否終而泰」、「否往泰來」、「泰來否極」、「泰來否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命令、差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我著你但去處行監坐守,誰著你迤逗的胡行亂走?」《西遊記》第一三回:「接至裡面供給了,著僧綱請往福原等安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表處所,用於人稱之後。宋.周邦彥〈風流子.新綠小池塘〉詞:「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滸傳》第一四回:「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開、散放。如:「撒手不管」。《紅樓夢》第五九回:「鶯兒聽見這般蠢話,便賭氣紅了臉,撒了手。」《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顧先生也不破他的桿子,只把右腿一撒,左腿一低,前身一低,紀獻唐那條桿子早從他脊梁上面過去。」
2.東西散落或傾倒出來。明.張岱《夜航船.卷一九.物裡部.物類相感》:「水銀撒了,以青石引之,皆上石。」《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人把匡大擔子奪了下來,那些零零碎碎東西,撒了一地。」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鏡花緣》第一四回:「據老夫看來,這是『過猶不及』。大約兩耳過長,反覺沒用。」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秦主苻堅率眾列陣肥水,謝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還擊,秦兵大敗,潰兵聽到風聲和鶴鳴,皆以為王師已至。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形容極為驚慌疑懼。宋.李曾伯〈醉蓬萊.問金城方略〉詞:「見說棋邊,風聲鶴唳,膽落胡虜。」《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得兩府俱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也作「鶴唳風聲」。
桀驁不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倔強凶悍,傲慢不順從。《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到了五、六歲上,識字讀書,聰明出眾,只是生成一個桀驁不馴的性子,頑劣異常。」也作「桀驁不遜」。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2.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九.中興諸賢.陸放翁》:「陸放翁詩,本於茶山,故趙仲白題曾文清公詩集云:『清於月出初三夜,澹似湯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門弟子,劍南已見一燈傳。』『劍南』,謂放翁也。」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ˇ漢語拼音︰huò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飛龍全傳.第一一回》:「那姑娘聽了,叫苦不迭,淚落如珠;欲要舉動聲張,怎奈他(禍)由自取,眾所不容。」 參考詞語︰孽由自取注音︰ㄋ|ㄝˋ |ㄡˊ ㄗˋ ㄑㄩˇ漢語拼音︰niè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雲貴奏稿.卷四.保山哨匪輸誠獻犯仍飭嚴拿摺》:「倘敢負固不服,則是孽由自取,定予剿洗無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