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5.2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的。舉例而言,個人主義在日本相當不受歡迎,因為日本社會認為,私利行為是背叛了一個人應背負起的責任及義務(例如家庭)。美國並沒有一套全民健保的制度,這正是因為相信個人(而非社會)應該替自己負起責任。但美國的制度遭到了歐洲和其他擁有全民健保制度的國家的廣泛批評,他們認為國家應該保護個人免受意外的健康問題傷害。在美國,健康保險是透過私人的契約加以提供的,而對於那些沒有能力負擔保險費用的人,政府則會提供他們免費的醫療保險(Medicare)使他們能夠享有基礎的醫療服務。強調公共措施和社會責任的人認為,他們的政策其實是對個人有利...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異較小,教師較容易依據學生的不同進度來進行教學。但在教育普及之後,接受教育的人數增加,國民都要接受義務教育,教學型態從個別教育走向集體教學,教師已無暇在班級教育中注意到個別差異的問題,容易引發學生學習挫折感,影響教育成效。因此,在班級教學中,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別差異,逐一加以記錄,分析每個學生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接著,依據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設計彈性、多樣教學內容,如實施分組教學、彈性的作業指定方式、不同的學業表現方式以及實施個別指導,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補救自己的缺失,促進潛能發揮。在學校行政措施方...
環境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費活動,將對開發中國家環境及地球環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惡劣影響,並進而由本身做起,要求自己善盡環保的義務。二次大戰後,工業生產突飛猛進,產生諸多環境問題,如: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廢物與其它毒物氾濫;環境災難的頻仍,使人產生深重的危機感。為解決環境危機,各國訓練專家及技術人員,以應迫切需求;但發現到環境問題須每一個人對環境有正確的認知與行為,方能有效解決。因此聯合國在1972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推動國際環境計畫,協助各國發展環境教育;旋即於1974年正式實施。1977年聯合國在前蘇聯伯利西(Tbil...
學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適合就學的年齡。我國規定六足歲到十五足歲為學齡,須強迫入學。如:「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學齡前的教育。」
朝令暮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臧:音ㄘㄤˊ,「藏」的古字。收藏、隱藏。 (2) 繇役:舊時官府指派成年男子義務性的勞役,包括修城、鋪路、防衛鄉里、戍守邊疆等工作。繇,音|ㄠˊ,通「徭」,勞役。 (3) 亡:音ㄨˊ,同「無」。沒有。 (4) 送往迎來:形容人忙著應酬的情形。見「送往迎來」。 (5) 被:音ㄅㄟˋ,蒙受、遭遇。 (6) 賦斂:征收賦稅。
產學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yh-Dole Act),讓接受國家補助的大學享有完全充分的私有智慧財產權,而且更要求研究人員有義務將研發成果專利化,從此以後,業界與大學更緊密合作,開啟產學合作的新時代。 我國現況我國重視產學合作約自1991年開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為落實學術界先導性與實用性技術研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學術界應用研究,培植企業研發潛力及人才,特於該年9月發布「產學合作研究計畫作業要點」,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專院校或依國科會規定受補助之單位提出產學合作計畫。到了2001年以後,政府更將產學合作視為教育重要政策之一。因此,教育部為使學校能...
給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債務人基於債權關係,履行其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
主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法律上使用行為主體或權利主體等用語,權利主體指可以享受權利、負擔義務的個體。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適應行為的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括:表達和接受語言;閱讀和書寫;數學概念;邏輯原理;符號表徵等。「社會技能」包括:人際關係;責任義務;自尊;守法;奉獻等。「實務技能」包括:日常食、衣、住、行等個人活動;煮食、服藥、打電話、理財、使用交通工具、廚房活動等操作活動;職業技能;維持安全環境等。判斷各體的適應行為是否受限,可以透過標準化測驗工具的量測;測驗工具應包含障礙者與非障礙者,以建立常模。「適應行為顯著受限」的操作型定義,係指個體在標準化測驗工具的表現,不論是在概念、社會、或實務技能的任一個分測驗低於平均兩個標準差,或是在包含這三項分測驗的標準化測驗...
依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如:「請依照公司規定,辦理請假手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