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22.6795 ms
共 2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常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動輒得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犯怒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以抒己憤。該文採問答方式,以國子先生喻己,假托學生之言,抒發自己才高卻不受重用的不滿,卻說自己不過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閒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就是學生描述國子先生(韓愈)在官場上的處境艱難,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進退兩難,而屢遭貶謫。後來「動輒得咎」就被用來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
|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將他越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活得不可能長久,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著。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連累你們!”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寫道:“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意思是:我身騎箕、尾兩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於本朝。 後人把“氣作山河壯本朝”演變為成語“氣壯山河”...
|
魚游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
彈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清.朱彞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
|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4-1】(7)「社會」學習領域學習領域指標 可融入資訊教育能力指標1-3-4比較人們因時代、處境與角色的不同,所做的歷史解釋的多元性。【3-3-2】2-4-5比較人們因時代、處境與角色的不同,所做的歷史解釋的多元性。【3-3-2】【4-2-1】【4-3-5】【4-3-6】【5-3-5】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包含學習權、隱私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3-3-2】【4-2-1】【4-3-5】【4-3-6】【5-...
|
其情可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人的處境值得同情、憐憫。如:「他雖然觸犯重刑,但實在是情勢所逼,其情可憫。」
|
曝鰓龍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頭露出水面,仰望黃河上的龍門而不得上。《太平御覽.卷四○.地部.龍門山》:「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跡猶在,去長安九百里,江海大魚洎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故云:『曝鰓龍門』。」後比喻處境困頓或應試落第。也作「暴腮龍門」、「曝腮龍門」。
|
燕巢於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燕築巢於幕簾上。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晉.杜預.注:「言至危。」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聊齋志異.卷七.邵女》:「君之計,所謂燕巢於幕,不謀朝夕者也。」也作「幕上燕巢」、「燕巢幕上」。
|
日暮途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後來人們便把「日暮途遠」或「日暮途窮」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遭逢極端窘迫的處境。語含如按照一般的作法,很難求得解救之道的意思。<註1> 【反義】撥雲見日。<註2>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註2>有趣的成語典故及應用,梁偉賢編著,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門打走了虎,後門又進來了狼。比喻禍患接踵而至,處境極為險惡。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