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4.5928 ms
共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狎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慢、戲弄。《聊齋志異.卷一二.果報》:「冥中怒我狎褻天數,將重譴矣,藥何能為!」
|
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焚燒。如:「熯焚」。漢.王充《論衡.譴告》:「今熯薪燃釜,火猛則湯熱,火微則湯冷。」《西遊記》第三五回:「那怪物著實無情,一連搧了七八扇子,熯天熾地,烈火飛騰。」
|
異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性質不同。漢.王充《論衡.譴告》:「凡物能相割截者,必異性者也。」
|
波特萊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奠基者──《巴黎的憂鬱》即為箇中翹楚)。波特萊爾閱歷甚豐,惟一生充滿困頓,懷才不遇,甚至遭時人詛咒、譴責、法院判刑、禁刊詩作等等,以致吸毒嗑藥、放縱情色,最後病死在母親懷裡……朗讀波特萊爾,永遠都會令人感受到那一道新的顫慄。 補充資料作家網站─Charles Baudelairehttp://membres.lycos.fr/chx/baudelaire/責任編輯:陳思潔
|
自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譴責或責備。如:「他有這種下場,都是咎由自取,你不必自責。」
|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
決定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動負起責任呢?假如一個人不須為自己的作為負起責任,我們又怎麼能予以獎賞或懲罰呢?即便是對人的稱讚和譴責都不可能了!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接受決定論的話,那麼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道德和法律常規都不可行,甚至失去存在的基礎。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決定論英文關鍵字:determinism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62-163,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稱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譴責、指責、責備
|
逃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逃走。如:「駕車肇事之後還加速逃跑,相關法律責任是會加重的。」
|
誇大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誇張,與事實不符。如:「對於誇大不實的報導,新聞業者應同聲譴責。」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