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遮大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公開的法會,不論賢聖道俗貴賤上下,一律皆可參預,平等行財、法二施,印度國俗常舉行之,中國六朝時,亦多仿行。《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陳相公做這無遮大會,一應人等,都要捨貧散齋,小僧已都準備下了。」
六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君、臣、父、子、夫、婦。《莊子.盜跖》:「疏戚無倫,貴賤無義,長幼無序,五紀六位,將何以為別乎?」《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顛蹶六位,庶僚俛眉,四方莫恤。」
骨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骨相的特徵。《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
大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元代南人婦人禮服名。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一.賢孝》:「國朝婦人禮服,達靼曰袍,漢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無貴賤皆如之。」
日飲亡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天除喝酒外沒有其他任何事情。語本《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南方卑濕,君能日飲,毋何,時說王毋反而已。」表示每天喝酒作樂,不過問世事。宋.辛棄疾〈玉蝴蝶.貴賤偶然〉詞:「記從來、人生行樂,休更問、日飲亡何。」
誅不避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罪行不避諱顯貴的人。指法律之前貴賤平等。《晏子春秋.內篇.問上》:「誅不避貴,賞不遺賤。」
生死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我醉欲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陶淵明不論貴賤來訪,有酒則邀飲,淵明若先醉,則對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典出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後用以說明人的自然真率。
同歸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同歸於盡」。見「同歸於盡」條。01.唐.白居易〈浩歌行〉:「去復去兮如長河,東流赴海無迴波;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 
蘭艾同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玉石俱焚、貴賤賢愚同歸於盡。也作「蘭艾同焚」、「蘭艾俱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