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主張、學說。[例]理論、輿論、進化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羽毛製成的車蓋。《說文解字.羽部》:「翳,華蓋也。」《晉書.卷二五.輿服志》:「戎車,駕四馬,天子親戎所乘者也。載金鼓、羽旗、幢翳。」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據《全唐詩.卷三四一.韓愈》引)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1>,乃一龍一豬。飛黃2>騰踏3>去,不能顧蟾蜍4>。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ˊ漢語拼音︰suí bō tóng liú釋義︰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01.唐.權德輿〈送襄陽盧判官赴本使序〉:「德蕩乎名,名與實軌矣,至有趨世徇物,隨波同流。」 參考詞語︰隨波逐浪注音︰ㄙㄨㄟˊ ㄅㄛ ㄓㄨˊ ㄌㄤˋ漢語拼音︰suí bō zhú làng釋義︰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01.唐.白居易〈浪淘沙詞〉六首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02.《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這樣沒主意,隨波逐浪的人,不打他更打那個?」 參考詞語︰逐浪隨波注音︰ㄓㄨˊ ㄌㄤˋ ㄙㄨㄟˊ ㄅㄛ漢語拼音︰zhú làng suí bō釋義︰猶「隨波逐流」。見「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圓、圓形。《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
人言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輿論力量很大,令人敬畏。語本《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今多指流言蜚語令人生畏。清.洪昇《長生殿》第七齣:「遂蒙天眷,勉爾承恩。聖意雖濃,人言可畏。」《活地獄》第三○回:「但是人言可畏,必定也要明明心。」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因緣現象行修行之事。 〔參考資料〕 ■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則不惟有司得以討之,而其行於道路,自將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為矣。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圓相示之。問:「如何是鹿苑一路?」師曰:「吉嘹舌頭問將來。」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僧曰:「如何是出門合轍...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狀,讓他們非常恐懼害怕。張岱堅持自己史學家言論自由的理念,故寫此信與好友痛快言之。後來原文中的「口誅筆伐」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眾心成城注音︰ㄓㄨㄥˋ ㄒ|ㄣ ㄔㄥˊ ㄔㄥˊ漢語拼音︰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釋義︰即「眾志成城」。見「眾志成城」條。 01.《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源) 02.唐.高郢〈再上諫造章敬寺書〉:「臣聞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則輿人之誦不可輕也。」 參考詞語︰眾心如城注音︰ㄓㄨㄥˋ ㄒ|ㄣ ㄖㄨˊ ㄔㄥˊ漢語拼音︰zhòng xīn rú chéng釋義︰猶「眾志成城」。見「眾志成城」條。 01.唐.獨孤及〈洪州大雲寺銅鐘銘〉:「宏誓既達,昬疑皆破,故眾心如城,施者如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玉佩。《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志下》:「至孝明皇帝,乃為大佩,衝牙雙瑀璜,皆以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