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2.4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源) 02.《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夫將相大臣,均體元首,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 參考詞語︰同船濟水注音︰ㄊㄨㄥˊ ㄔㄨㄢˊ ㄐ|ˋ ㄕㄨㄟˇ漢語拼音︰tóng chuán jì shuǐ釋義︰猶「同舟共濟」。見「同舟共濟」條。 01.《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忠不匿情,智無遺計,事統是非,諸君豈得從容而已哉!同船濟水,將誰與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廣大、博大。通「皓」。《廣韻.上聲.皓韻》:「顥,大也。」唐.權德輿〈嚴陵釣臺下作〉詩:「心靈棲顥氣,纓冕猶緇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漢.趙岐.注:「許,信也。」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巿,卒興吳國,闔廬為霸。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髮而為狂,無益於殷、楚。使臣得同行於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2>也,是以杜口3>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姦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姦;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 (2) 蹶:音ㄐㄩㄝˊ,跌倒、僵仆。 (3) 杜口:閉嘴不說...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吳趼人〈兩晉演義序〉:「故《三國演義》出,而膾炙人口,自士夫以至輿臺,莫不人手一篇。人見其風行也,遂競斅為之。然每下愈況,動以附會為能,轉使歷史真相,隱而不彰,而一般無稽之言,徒亂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度、開端。《爾雅.釋詁上》:「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楚辭.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赤子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受學於子思門人,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傳有《孟子》七篇。他曾經到齊、宋、滕、魏等國游說,一度擔任齊宣王的客卿,最後以所說不合王意而不見用。他主張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等論說,以期說服諸侯,停止武力兼併。晚年與萬章等門人集儒家論述著書立說以終,學說對後世影響甚大,被認為是孔子儒家學說的繼承者。典源所錄是孟子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一個品德修養良好的人,不會失去他做赤子時的一片純真、善良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純潔、善良的心地。
巧奪天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奪天工」原作「巧奪造化」。「奪」,超越。指雖是人工所製造,但是精巧勝過天然。郭璞,字景純,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堪輿學鼻祖。漢末佛道並起,生死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郭璞的《葬書》,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孕育而出。《葬書》內容是談論葬事的宜忌,在〈外篇〉提到,風水師在選擇安葬地點時,如果眼光好,加上工具測量的才能,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
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蟠:音,ㄆㄢˊ。盤伏、盤曲。(二) 宋.岳珂《桯史.卷二.行都南北內》行都之山,肇自天目,清淑扶輿之氣,鍾而為吳,儲精發祥,肇應宅緯。負山之址,有門曰朝天,南循其陝為太宮,又南為相府,斗拔起數峰,為萬八盤嶺,下為鈞天九重之居,右為複嶺,設周廬之衛止焉。舊傳讖記1>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2>鳳舞到錢塘。山明水秀無人會,五百年間出帝王。」錢氏有國,世臣事中朝,不欲其語之聞,因更其末章三字曰「異姓王」,以遷就之,讖實不然也。東坡作〈表忠觀碑〉,特表出其事,而讖始章。 〔注解〕 (1) 讖記:預言未來的圖錄、文字。讖,音ㄔㄣˋ。 (2) 騫:音ㄑ|ㄢ,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因突來的刺激而行動失常,不受控制。《說文解字.馬部》:「驚,馬駭也。」《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