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0.7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目錄1 詞1.1 詞的分類1.2 詞的起源1.3 詞的賞析 詞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樂府。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詞的分類1. 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 (58字以內)、中調 (59一90字) 和長調 (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2. 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事情沒有達到預定目標。與「成」相對。[例]失敗、不計成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花(flower)1.1 花的組成1.2 開花植物的生殖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花(flower)花是被子植物(又稱開花植物)生殖器官,根據其雄蕊和雌蕊是否位於同一朵花上,可將花分成: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隨著傳粉、受精然後形成種子,而達到繁延下一代的功能。(註一) 花的組成(一) 花托:是花梗末端延伸的部位,也就是花長出來的地方。(二) 花瓣:包圍在植物生殖器官以外的結構,常有鮮豔的顏色吸引昆蟲來授粉。(三) 萼片:花苞周圍的小葉狀結構,通常為綠色。(四) 雌蕊:也就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房、柱頭和花柱...
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18-34歲)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親密關係包含著犧牲與妥協,要達到此種關係,必須靠青年期所獲得的認定感。若不能確立自我認定的形象,對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做適切的定位,也就不能對他人做永久性的承諾,而形成一種與人疏離的情況。中心任務: 關心正面後果: 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自我品質: 愛重要關係: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35-60歲)社會心理危機: 繁殖對停滯涵蓋了整個成年的歲月。在此階段主要的動機,是求得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若不能達成這個心願,會意志消沉,變得消極。中心任務:...
卡芬頓(M._Covington)自我價值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在學習動機上既須維持自我價值,又欲逃避失敗之痛苦,因而不承認自己能力薄弱也不認同努力即可成功,進而達到維護自我價值且逃避失敗之目的。4.學生對能力與努力之歸因隨年級而轉移(1)低年級學童相信努力是好學生之首要條件,且認定能力好者比能力較差者更為努力(2)低年級學童相信努力者為好學生,同時認為努力可使提高能力(3)低年級學童認為教師喜愛努力之學生,因而認同努力者為好學生之標準(4)低年級學童將能力及努力視為同等重要,然失敗並不使其感到羞愧(5)高年級學童經多次成敗經驗,認為努力而成功者能力較低,反之則相反,此可視為其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沒達到目的。[例]失望、失意
近側發展區間(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是由前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提出的學習理論,指學習者現時及實際可達到的發展的差距。這個差距是由學習者的獨立解題能力及其潛在發展水平而決定的。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者的學習能力以內,但暫時未能理解的知識。利維·維谷斯基|維高斯基認為,人的發展有兩種層次:實際發展層次與潛在發展層次。實際發展層次就是讓·皮亞傑|皮亞傑所謂的兒童發展階段,什麼樣的階段有什麼樣的能力;潛在發展層次則是在大人或同伴的合作下,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者之間...
ASSURE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者之收穫為主,且目標應儘量具體並有可行性。良好之學習目標應要考慮下述三個因素:(1)表現:學習者能達到之水準(2)條件:是將表現之範疇予以限定(3)標準:界定何種表現是能被接受之程度3.S:選擇、修正或設計教材(Select,Modify or Design Materials):獲得適宜之教材途徑有:(1)選擇現有教材(2)修正現有教材(3)設計新教材4.U:使用教材(Utilize Materials):使用教材階段,包含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賞者、操作或放映教材等。教師教學重點有以下八點:(1)態...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隱藏筆鋒,顯現出深沉的感覺;當必須使用筆鋒時,就要遒勁有力,讓運筆的力量穿透到紙的另一面。如果可以達到同時呈現這兩種筆法的境界,自然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了。楷書與草書的運筆,如果能完全和畫沙的道理一樣,就能夠流傳久遠,達到與古人相同的水準。」後來「力透紙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書法遒勁有力。亦用來形容文章立意深刻有力。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與對象(弱勢族群中低學業成就者)較為明確,是屬於知識上的增能,並且透過知識上的增能提升自信,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增能。因此其內涵有四面向:建立包容、發展態度、提升意義、培養能力。不同學者對文化回應教學之定義(一)Bowers 和Flinders:文化回應教學指的是察覺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差異,並能以教育的方法回應學生受文化塑模形成的學習行為。(二)Villegas:提升文化差異學生的學習表現,她認為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因文化而異,為了增加學習機會,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文化特色,並加以轉化為教學實踐。(三)Smith:文化回應的教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