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1.8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斷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以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興起。歸納班級經營相關研究文獻,其模式的應用包括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及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教師在運用上可以依照該模式作選擇或是交互使用,以下以獨斷訓練模式介紹,一言蔽之,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期望...
提名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提名技術英文關鍵字:nominating technique 參考資料葉重新著。心理與教育測驗。2010初版。頁371。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藝術諮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且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註1) 情緒失調的指標怪異或畸形的圖形:代表孩童內心有心理障礙。僵直生硬的圖形:代表孩童內心呈現高度的緊張感。不統整的圖形:代表孩童顯示出人格解組,且嚴重的情緒失調。過度的描繪陰影:代表孩童反映出高度的焦慮感。(註1) 注意事項 建立信任的關係諮商員須與孩童建立的良好的關係,讓當事人能獲得溫暖以及信任,並且讓當事人了解藝術創作即是語言,透過繪畫既是一種彼此瞭解的方法,以及一種溝通的形式。 材料的選擇目的施希望兒童能舒服的使用材料,同時須考慮兒童的年齡,舉例而言,低年級兒童適用...
兔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先天性的脣部畸形。指上嘴脣縱裂或缺損,多有顎裂。可用整形手術來矯正。[例]孩童患有兔脣應及早治療,以免造成自卑的心理。 △兔缺、缺脣、脣裂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論(Constructivist Theory)是西方近半世紀來新興的一套認識論(epistemology)的主張。它試圖超越傳統西方哲學知識論的兩大派別(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傳統觀念,並從主觀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對立中折衷出獨立的見解。建構論綜合了認識論、心理論、神經心理論及其他學科的大量研究,例如:發生認識論學者皮亞傑、物理學家薛丁格,對建構論的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建構論的基礎,係源自建築和藝術的社群;建構,顧名思義即是建築構造之意。依...
艾賓豪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賓豪斯目錄1 前言2 理論基礎3 實驗過程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艾賓豪斯以實驗方法研究記憶和學習的「高級心理歷程」,而將心理學自哲學中分離出來。艾賓豪斯以實際方法來研究聯結過程,以再如以前只是先假定聯結的形成,再經由外在反映來加以研究。他有系統地研究影響聯結發展的條件,且非常謹慎地不斷重覆其實驗,直到1885年才發表研究結果。他的很多相關於學習性質和記憶的論見,至今仍是正確的。 理論基礎艾賓豪斯的研究焦點放在聯結的一個重要原則頻律上,所謂頻...
八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教學信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教學信念1.1 名詞解釋1.2 研究學者1.3 文獻資料1.4 研究資料 教學信念 名詞解釋 研究學者 文獻資料 研究資料
包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包曼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是當前英國社會學界的思想大家,其著作數量及品質同優,幾與紀登斯(A. Giddens)旗鼓相當。包曼為猶太裔波蘭人,使其游移不定的離散命運,也激勵他現身學術的堅強使命,彼此激盪,相互交錯,形成一幅人生際遇與學術研究交融一體的景致。 核心理
薄海同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海,到達海邊,指海內各地。薄海同仇指全海內之人皆以為仇敵。比喻激憤到極點。如:「看到敵人令人髮指的暴行後,激起了大家薄海同仇的憤慨心理。」《臺灣外紀》卷四:「況闖賊為仇明朝,未曾得罪於國家也。徒以薄海同仇,共伸大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