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壯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廣西省龍州縣中國與越南邊界一帶。據傳說古代該地區人士有分食人屍的陋習。有李節(生年不詳)者,欲除此陋習,乃在其母死後,備大鼓四面圍繞其母屍體,攔阻眾人分食其母之屍,並以倫理道德說服群眾,遂改此陋習,併以擂鼓作為祭奠亡靈。自此,凡老人過世,在堂屋置四張桌子,上置油燈,桌前各置一鼓,由四女各執鼓槌,跟隨在吹嗩吶四男之後,進入堂屋,舞蹈擊鼓於油燈及鼓之間,超度亡靈。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
曼尼浦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東北角曼尼浦邦(Manipur)的舞蹈。曼尼浦邦地處喜馬拉雅山腳下,青山翠谷,與世隔絕,被譽為「舞蹈之鄉」;民間流傳一則動聽神話:濕婆神與雪山女神欲合力創作一種姿態優美的舞蹈,遍遊各地之後,挑中此世外桃源,最適宜表現這種舞蹈。居住在曼尼浦河谷的梅提斯人(Meities),是天生敏銳而有藝術氣息的種族,對舞蹈與音樂具有獨特的表達與鑑賞能力,尤其酷愛舞蹈,自然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中。當地信奉印度教,許多村廟內供奉克里希納(Krishna,毘濕奴神的第八化身),在十至十一月的節慶儀式舞蹈中演出克里希納一生的插曲。有關曼尼浦邦可靠而確切的歷史記載,應早於1714年,不過對早期所知有限,只能從文...
Reginald & Janila Massey《The Dances of India》1989、Ram Gopal《Classical Dances and Costumes of India》1985、林太《印度的智慧》1996。
|
辛丁巴;成年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非洲坦桑尼亞(Tanzania)瓦瑪孔帝(Wamakonde)族人的青少年男女成年舞蹈,配合著當地響聲迷人的「利甘嘎」雙頭鼓(Liganga)、馬林巴琴及鈴鐺聲,展現出別具特色的舞蹈。此舞在完成「叢林學校」成年式之後所跳的舞。由青少年男女參與,舞蹈重點為臀部的迅速搖晃動作,女舞者腰部包著特別的布料,男舞者著一環狀帶鬚物繞在短褲外圍,這些服飾更彰顯臀部動作的特色。鼓手大多以棒擊鼓,唯有主要鼓手以手擊鼓,他在演奏時呼喊:「瓦!黏播!」(Wa Nembo)意為「準備好要跳舞了嗎?」其他鼓手即喊答:「伊婁!」(Elo!),意為「我們已跳脫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了,準備成為成年人。」主要鼓手掌控著舞蹈的...
K.W. Asante《African Dance》1996.
|
萊茵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座落於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創立於1972年,首任藝術指導巴比雷(Babilee)。1973-1974年由卡瑞(D. Carey)接任。1974-1978年彼得.范.戴克(Peter Van Dyk)擔任該團藝術指導,1978年9月由尚.薩赫里(Jean Sarelli)擔任。舞團在薩赫里領導下勇於打破傳統與創新,演出古典與現代舞作品;如巴蘭欽(Balenchine)、羅蘭.比堤(Roland Petit)、貝嘉(Bejart)、李法(Lifar)、約斯(Kurt Jooss)等大師作品。由於舞團在薩赫里嚴格要求下,使得舞團水準提昇。目前該團擁有45位優秀舞者,自1...
舞團提供及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
頌讚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南部的宗教民俗舞蹈。是一種在村莊遊行或遶境的群體舞蹈,常常只由女性參與。「Chara Nam」意思為讚美神之名,這樣的讚美,習慣上是許多傳統曲子的合唱,屬南方音樂類型(Kirtan)。不過原文和音樂都很簡單,沒有受過正式音樂教育的人也能唱出來。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火烈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捷克斯拉夫(Czechoslavakia)一種快速、激烈的波西米亞舞蹈,拍子是快速華爾滋的速度。舞步是跟隨著3/4拍子的歌曲旋律,德弗乍克(Dvorak Antonin, 1841-1904)及斯梅塔納(Smetana Bedrich, 1824-1884)兩位作曲家常常使用火烈舞的節奏來作曲。現存的十八世紀曲子為《復仇女神》(Furie),收錄在土耳其的《鋼琴學校》(Klaviershcule, 1789)中。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八十年、Mila Lubinova《Dances ofCzechoslovakia》1952.
|
呼艾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玻利維亞(Bolivia)之傳統喪禮舞蹈。與厄瓜多爾(Ecuador)之《聖歡尼托舞》〔見Sanivanits〕具相同形式,其音樂節奏基本上是屬於印第安型態。原為奎楚阿(Quechua)印第安人送葬行列中的舞蹈,其後受西班牙人之影響,而發展成為一種以活潑的2/4拍音樂為伴奏,且略帶挑逗性的社交舞。男女舞伴相對作互繞與進退並揮動手帕但不相接觸的舞蹈動作。這種呼艾諾舞(Huaino)甚似智利(Chile)的桑馬古威卡舞〔見Zamacueca〕,但型態不及其歡愉。另玻利維亞的「卡恰帕亞」〔見Cacharpaya〕舞(奎楚阿語中Cacharpaya是再見的意思),和《帕塞卡耶舞》〔見Pacha...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棋戲舞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面具舞。構想可能來自沙沃伊的亨利公爵(Henry of Savoy),1607年巴黎嘉年華活動的節目,舞者均為法王亨利四世(1589-1610)的朝臣。在簡短的開場後,一群戴面具飾演棋子的演員,散佈在一張大棋盤上。兩位西班牙舞者出場跳舞,之後,對座,各據一邊,代表奕棋者。接著陸續進來一群群貴紳淑女分飾各位階棋子,各據棋位跳著舞。於是正式展開激烈廝殺的棋賽。在各類宮廷舞中,面具舞(Masques)是劇場舞蹈發展史上的正統舞種,亨利四世時,雖民風樸實,卻廣受歡迎。本舞捨棄先前宮廷舞劇的繁複劇情、舞台裝置與舞蹈結構,濃縮成趣味盎然的單純奕棋形式;想像力豐富的戲服,劇情在雙方攻守之間,高潮不斷。...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
納瓦荷族火炬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北美印地安瓦納瓦荷族的火炬舞,由十二到二十個男人圍成一圓,他們用厚厚的白黏土塗抹在裸體上,以邁長跨步的舞步跳舞,在逐漸加速的節拍下漸漸接近中心火柱。他們手持小束的彩色羽毛,然後拿著點燃火的火炬,當每位舞者跳舞時,用點燃的火炬打擊前一位男人的背。此火炬舞在露天廣場上於夜晚表演,為該部族夜晚吟唱儀式的最高潮,可能在新月和月圓之間舉行十至十二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薩巴耶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維吾爾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喀什一帶維吾爾族聚居區。《薩巴耶舞》是維吾爾語,漢譯為《鐵環舞》。薩巴耶一詞,原是維吾爾族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稱謂。在長三十∼四十公分的木棒的一端,鑲上鐵片,墜上兩個可以活動的小鐵環,搖晃時能踫擊作響。最早是用山羊角製作的,用於搖環唱頌伊斯蘭教聖歌,後作為道具用於舞蹈表演,故得名。舞者為男子,歡娛時,常由一名或數名表演者右手執薩巴耶,或歡快獨舞;或配合女表演者對舞。圍觀者在一旁不時呼喊凱那(意為加油)助興,舞蹈氣氛歡快熱烈。該舞的特點,表演者合著音樂節奏,以薩巴的一端擊打肩部;或以薩巴耶的另一端敲擊地面,邊搖晃、邊擊打、邊舞。主要動作有:〈三步一抬〉、〈進退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