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艾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艾索團」(ISO)成立於1986年,由丹尼爾.艾茲洛(Daniel Ezralow, 1957-)、傑米.漢普頓(Jamey Hampton)、愛絲理.羅蘭(Ashley Roland)、莫蕾.史丹柏格(Morleigh Stenberg)等四人所組成。「ISO」一文來自希臘文,是平等、相當、相似、相同之意。團以此命名,有大家地位平等、因著相同理念、大家合力為團努力開創的精神。由於創團團員核心來自Pilobolus與Momix成員,故團以一貫的幽默感和個性,以及運用高超的體操技巧,結合戲劇、喜劇、懸疑劇、燈光、電腦等科技作品演出,以發揮自由創作及想像的空間。1988年該團與著名...
團簡介。
拋球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宋代教坊隊。女弟子隊表演。者穿四色 羅寬衫腰繫銀帶,手捧 球而(《宋史.樂志》)。唐有《拋球樂》,是行酒令時所唱的歌曲(《唐音癸鑒》卷十三)。朝鮮古籍《樂學規範》載有《拋球樂》,並指出是仿宋代女弟子隊的《拋球樂隊》而成。場上設球門,門楣上開一圓孔,稱〈風流眼〉。表演時女妓十六人,分左右兩隊,依次執彩球,蹈前進,仰身拋球。球如拋進〈風流眼〉中,拋球者與全隊並俯狀,樂隊奏樂,拋球者退,得到獎賞。如果拋球未中,球落於地,樂師則以毛筆在拋球者腮上點墨。拋球雖未中,但及時將球接入手中,未使墜地,可再次進拋球。如果彩球掛在〈風流眼〉中,樂師鉤下彩球,還給者再次拋。戲過程中樂隊奏「...
弒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名。印度東北部阿薩姆(Assam)區的男童蹈遊戲。演出內容為克里希納(Krishna)神打敗白鶴的故事。白鶴由樹枝製成,骨架約10∼12呎高,以白布覆蓋其外,眼睛以黑色的棉球綴成,鶴嘴是削尖的木條。白鶴道具通常由最健壯的男孩背負,在鑼鼓的伴奏下,演出克里希納與鶴的戰爭。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卡里亞多;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西班牙阿斯土利亞(Asturias)地區的對,此名稱來自「carear」一字,即「面對面」。此有兩部份,由者唱著歌伴。第一部份,雙臂自然置於身體兩側,而身體向左右搖擺;第二部份,跳簡單的交叉步(cross-steps),且由者擊響板的節奏引導著步。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荷他沙帕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菲律賓民俗蹈,在伊洛卡諾(Ilocano)地區很受歡迎。沙帕替亞(Zapatilla)原指菲律賓年輕婦女主要的足登之物,外觀像有跟的拖鞋,尤其當西班牙統治期間很流行;此為三拍子,採華爾滋步,比其他的《荷他》更簡單而容易,者穿著伊洛卡諾服裝,男者腳穿Chinelas,女者腳穿Zapatilla。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Ⅰ》1960.
羊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羌族民間蹈。流傳於四川北部汶縣、理縣等地的羌族聚居區。羌語音譯為《布茲拉》或《莫恩達沙》(即《喪》)。由一至二名巫覡(羌族稱作:許)主持,用於驅邪、占卜、舉辦男子成年禮、喪事禮儀和超渡亡靈等儀式的古老傳統祭祀性蹈。蹈場地按需要而定室內或室外。開始多以單一節奏鼓點為禱詞或咒語伴奏,然後,邊邊敲打羊皮抓鼓。鼓點的強弱與節奏變化,與蹈動作的幅度和速度相對應,同時口中唸唸有詞。蹈中每種動作均做四方,按逆時針方向穩而下沉地旋轉。動作時而緩慢、細膩,時而粗獷、豪放,氣氛始終保持在莊嚴、肅穆之中。在二人共同作時,有:左右穿梭、和相對而的動作組合。主要步法有:〈深蹲大跳〉、〈蹲跳步晃擊...
復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澳洲維多利亞區的原住民蹈,由男者手持綠樹枝表演。他們用綠樹枝擊打下一位者的肩膀,有節奏地一個接一個不停止。在日暮時開始跳,先以兩長列面對面,再變換成兩大弧形,最後末尾兩端慢慢靠攏,直到全體形成一緊密面向內的圓形。他們慢慢向地面彎身直到被手拿的綠樹枝掩蔽,代表死去。此時傳統的死亡吟唱繼續著。驟然地,最年長的男人,也就是團的領導者,改變音調,揮他最大的樹枝,此時全體向上跳躍;接著開始跳著冗長歡愉的「復活」,並高舉綠樹枝向上揮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德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又稱《德勝之》。清朝(1644∼1911)宴樂隊之一。乾隆十四年(1749)平定金川凱旋筵宴,增設《德勝樂》。蹈伴奏樂器有:箏一、奚琴一、琵琶三、三絃三、節十六、拍十六。
《清史稿.樂一,樂八》。
柯西柯羅尼火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由西非原法屬幾內亞(French Guinea, W. Africa)柯西柯羅尼(Korsi-Koroni)的強壯男者以全裸、全身處於異常亢奮的狀態中,連續演出三小時。伴奏的樂團使用的樂器為鼓、鐃鈸、長笛、大鼓等,約有十個男者繞著一個保持白熱狀的大火盆的跳。他們用跳躍及急速上下跳動的步,者四肢及頭部作出作出痙攣動作。當蹈達到高潮時,他們抓起燃燒中的木頭,來摩擦他們赤裸的身體及舌頭。然後,者一個接著一個輪流的跳入火中,並在火中慢慢的滾動直到觀眾將他們拖出來。但在事後,者的身上都沒有灼傷的樣子。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黑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角蛾 Lymantria xylina Swinhoe, 1903 Lymantria xylina Swinhoe, 1903 黑角蛾,又稱木毒蛾。 成蟲複眼及觸角黑色。雄蟲觸角發達,軀體被白色毛,雌蟲軀體除腹部2-5節被有紅色毛,其餘被褐色毛。雄蟲前翅白色微帶淡粉紅色,有褐色小點自頂角附近沿外緣排列,翅中央有一深褐色波浪紋,部分個體則為多條細波浪紋;後翅前緣至頂角褐色,其餘部分白色,頂角附近的外緣亦有褐色小點排列。雌蟲較雄蟲大型,翅紋與雄蟲相似,但前翅中央的褐色帶紋不呈波浪狀,後翅前緣也無褐色。 本種常見於台灣西半部的平地至低海拔山區,離島的澎湖、金門及馬祖也有分布。除台灣地區外,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