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6.2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離人。指隱居。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其故何也?」
第二次界大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攻擊波蘭,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界大戰。由中、美、英、法、蘇等國,抵抗德、義、日等軸心國的侵略;戰場包括歐、亞、非、澳四大洲;方式為陸海空之立體戰。主要過程:一、自開戰至一九四○年為德國席捲歐洲期。二、一九四一年德軍向蘇聯進軍,同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歐洲戰場合成界性之全面戰爭。三、一九四三年義大利首宣告投降。四、一九四五年德國不支東西戰線的攻擊而潰敗,於五月七日簽降。五、日軍因硫磺島之役失利,美國於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及蘇俄的宣戰而於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戰敗投降,至九月二日正式簽字。前後歷時七年,人口及物質的損失較第一次界大戰更為慘重。
存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存有」為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存在哲學的中心思想。他認為人的存在是「人的在存有」,是屬於存在本體論(existential ontology)的基本論題。因為本體是探討「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要了解本體論應該採用分析的方法,即「存在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的方法,所以他的哲學又稱為「存在本體論」或「基本本體論」(fundamental ontology)。「基本本體論」主要的課題在謀求對存在的了解。因此他的存在本體論,先作「存有的了解」,然後再作「存在的分析」。
  他的「存在本體論」是一種存在的...
致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事,切合實用。如:「經致用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的人。唐.李白〈玉壺吟〉:「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西遊記》第一回:「見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
不能流芳百,也要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要成名即可,而不管其是好名聲或壞名譽。「年」文獻異文作「載」。《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既不能流芳後,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勵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人,鼓勵善良習俗。如:「這份刊物對於啟迪良知,風勵俗,有很大的助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界。《莊子.逍遙遊》:「且舉而譽之而不加勸,舉非之而不加沮。」《楚辭.屈原.漁父》:「舉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界上。南朝梁.江淹〈別賦〉:「惟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之所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於間!」
代交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生活史中,由孢子體和配子體的交替現象。蕨類生活史的代交替即甚為明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