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陰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化生萬物的兩種元素,即陰氣、陽氣。《易經.繫辭上》:「陰陽不測之謂神。」《西遊記》第九回:「人生於天地之間,稟陰陽而資五行,盡由父生母養。豈有為人在世而無父母者乎?」
發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凡別字之體,皆從上起,左右離合,無有從下發端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及仲宣靡密,發端必遒。」
作福作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豬圈。《玉篇.囗部》:「圂,豕所居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豕出圂,壞都灶,銜其鬴六七枚置殿前。」
節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節氣。《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
十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士勝於潁川人士:戴子高頡頏天子,許子伯嚎哭時事,許掾興水利助鄉里,張元伯鬼魂通靈,應世叔能同時閱讀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義兵討伐亂逆,袁著上書進諫。汝南地區這八個人的行為,在孔融看來,潁川人士都無法做到,因此寫下這篇文章,以舉證事例的方式,駁斥陳群的潁川人士優於汝南之說。原文中就見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書.簡文帝本紀》、《齊書.河南王康舒孝瑜列傳》則有讀書「十行俱下」的說法,文獻上也見有「七行俱下」、「數行並下」等用法。後來以「一目十行」最為常用,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閱讀速度的快速。
董仲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影響長達2000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從而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 事蹟 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將中國帝王置於世界與宇宙的中心,是天上與地下間的樞紐。對下,帝王秉承天命,代天而治;對上,帝王為人世的代表, 承擔對上下四方祭祀的責任,遠古時領導者為大祭司政教合一的特色仍然存在。此說對帝王的吸引力是只要人民安居樂業,四時風調雨順,其政權便相當鞏固了。對儒者而言天人感應說最美妙之處...
江淹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鄒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他把春秋戰國時期流行的五行說應用到歷史觀點上,提出「五德始終」的歷史觀,即整個物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的,事物發展變化是通過五行相剋相生來實現的;而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種客觀必然,像自然一樣。從開天闢地開始,社會按照五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一個朝代以一德為主,每一德都盛衰有時。德盛,朝代興旺;德衰,朝代滅亡。所以人類社會的歷史是按照
貓鼠同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貓與鼠同居相眠。語本《新唐書.卷三四.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姦。」後比喻上下通同一氣,狼狽為奸。《野叟曝言》第三六回:「每日在街閒撞,沒一人拱手,沒一處招留;裝著主僕,又是貓鼠同眠。」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