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示名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所指事物的詞。分近指、遠指二種,如這、此等為近指,那、彼等為遠指。也稱為「指示詞」。
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基元反應的一種,指化合物分子中(RX)的一個原子或原子團(X)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Z)所替的反應。可以RX+Z→RZ+X的化學反應式來表示。環境中這種類型的化學反應較多,自來水用氯消毒過程中,水中的的某些化合物(如甲烷或鹵化烴)中的一些氫被氯取,而生成氯化烷類(如三氯甲烷等)等有害物質像:
  CH2Cl2+Cl2→CHCl3+HCl的反應,即是一個常發生的取反應。
天巡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巡按替天子至各諸侯國察其政事,稱為「天巡狩」。《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天巡狩,贊稱巡按。」
領導替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導替理論」係指領導功能被情境因素所「替」或「中和」的一種主張。換言之,此種理論認為領導者的行為與部屬的態度和表現並未具有絕對的關係,因為某些情境因素會替領導者行為的影響力,使其變得多餘;或是消弱領導者行為的效用,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前者則稱為領導的「替物」(substitute);後者稱為領導的「中和物」(neutralizer)。
  「領導替理論」係由柯爾(Steven Kerr)和傑米爾(John M. Jermier)在一九七八年所提出。他們並不在於找出可能具重要性的新領導行為,而是在於辨認出會降低領導者重要性及其行為影響力的情境。他們認為領導者並非提...
啟蒙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指崇理性、重自由的十七、十八世紀,為支配英、德、法思想界的啟蒙時。後泛指開拓新知識、啟發新思想的時
僵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李樹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用以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參見「李桃僵」條。後比喻以此彼或人受過。《聊齋志異.卷一○.胭脂》:「彼踰牆鑽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桃,誠難消其冤氣。」
福蔭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的美德嘉惠於後子孫。例:現下開始造好福,將來定著做得福蔭後。(現在開始造好福,將來必能福蔭後。)
後冷戰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九○年東歐共產國家民主改革,兩德統一,蘇聯解體,結束民主與共產集團對立的時。如:「維持後冷戰時的世界秩序,聯合國的地位越形重要。」也作「後冷戰時期」。
差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差距又稱溝,係指不同世群體所知覺的價值、信念、行為的差異。亦即指兩個世之間在行為方式、生活態度、價值觀念方面的差異。從廣義而言,兩指青年一與中年以上的一;從狹義而言,兩係指父母與子女兩;從量而言,一為三十年;唯近年來社會變遷快速,一已縮短為二十年。
  年輕一認為年老一是陳舊、落伍、與時脫節,因之對年老一產生反抗、違拗、固執己見、為所欲為等行為。而年老一則認為年輕一倔強、放蕩、恣肆、任性、不堪造就,因之對年輕一發生失望、灰心、苛責等現象。
  兩在思想、生活態度、家庭責任、政治、行為、交友、用錢、服裝等方面皆可能表現差異。兩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物繁衍相繼。如:「新生的一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2.君王一世,稱每一朝為「一」。《漢書.卷三九.蕭何等傳.贊曰》:「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後世,為一之宗臣。」
3.當、一個時。《儒林外史》第一回:「你看貫索犯文昌,一文人有厄!」
4.一塊。《水滸傳》第一○二回:「龔端請王慶上面坐了,兩個公人一兒坐下。」
5.佛家稱人的一生為「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