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宰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22~前458)字子我,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利口辯辭。曾因白天睡覺,孔子責以「朽木不可雕也」。仕齊,與田常作亂,被夷其族。也稱為「宰我」。
立馬萬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流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災禍而四處流徙的人。[例]明末流寇與流民結合到處作亂,朝廷卻束手無策。
瞠目作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京兆尹1>王章2>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偽並興,外戚3>顓命4>,君臣隔塞,至絕繼嗣5>,女宮作亂6>。此行事之敗,誠可畏而悲也。 〔注解〕 (1) 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2) 王章:?∼西元前24,西漢人,字仲卿。以文學為官,稍遷至諫大夫,敢直言,後遷司隸校尉,官至京兆尹,被帝舅王鳳所陷,下獄死。 (3) 外戚:帝王的母黨和妻黨。 (4) 顓命:指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顓,音ㄓㄨㄢ,專、擅,通「專」。 (5) 繼嗣:繼承之人。嗣,音ㄙˋ,繼續、承繼。 (6) 女宮作亂:因犯罪或被牽連而沒入宮中為奴的女子。指趙...
走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越王句踐復國後,范蠡功成身退,留書給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後稱病不上朝,然遭人讒言,言其意欲作亂,越王便賜劍予種,種自殺而亡。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無利用價值,因此遭到殺戮。
計無所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辦法。《晉書.卷六八.顧榮傳》:「昔賊臣陳敏憑寵藉權,滔天作亂,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僕,于時賢愚計無所出。」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賈還,漢王不懌者累日,左右計無所出。」也作「計無所施」。
倚馬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流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轉徙流竄的盜賊。[例]明末流寇四處作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鮑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今江蘇漣水縣北)人,中國南北朝詩人。宋元嘉(424年—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為國侍郎。其後成為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劉子頊作亂,為亂兵所殺。 文學風格鮑照的詩主要學習張協和張華,善於摹寫形狀。宋顏延之問己與謝靈運優劣於鮑照,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胡應麟《詩藪》稱其「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著有《鮑參軍集》。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元嘉三大家」。當謝靈運大力創作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