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事不忘,後代之元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晉國王室政權旁落到智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勢力最強、野心也最大,他為削弱其他三家勢力,假借晉君名義向各家索求一大筆土地,韓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趙襄子拒絕。智伯被拒絕後十分生氣,便聯合韓、魏兩家出兵攻打趙氏。趙襄子雖然在武力上處於劣勢,但靠著張孟談所獻的計策,讓智伯陷入苦戰,最後張孟談還說服韓、魏兩家改與趙氏合作,滅了智氏。在此役中,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封給他許多土地和極高的官爵,不料張孟談卻因而要求辭官歸隱,襄子驚訝地問:「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應受此禮遇,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太上感應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代李昌齡傳,一卷。假借太上之旨,宣揚天道獎善懲惡,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清惠棟有注,俞樾纘義。為近世中國民間最流行的善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謥詷:草率決斷,任意行事。《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曉傳》:「以謹慎為粗疏,以謥詷為賢能。」
借水行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水力行船。比喻憑借外力以達目的。《三俠五義》第四六回:「我家老爺乃是一個清官,並無許多銀兩,又說小人借水行舟,希圖這三百兩銀子,將我打了二十板子。」也作「借風使船」、「借水推船」。
借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同音字或近音字通用假借。參見「通假」條。
脫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詐騙。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游手》:「假借聲勢、脫漏財物。不一而足。」
怡然自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悅自得的樣子。《西湖佳話.孤山隱跡》:「三十餘年,而從無一日不怡然自足,誠甘心於隱,而非假借也。」也作「怡然自得」。
平假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文的草體字母,相傳是日僧空海仿照中國草書,並假借漢音而創,故稱為「平假名」。
借水推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水力行船。比喻憑借外力以達目的。《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獄官借水推船,權把吳清收監,候病痊再審,二趙取保在外。」也作「借風使船」、「借水行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