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趨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或稱為「有子」。 (4) 汙:誇大。清.焦循《孟子正義》:「汙,本作『洿』。孟子蓋用『夸』字之假借。夸者,大也。」 (5) 阿:音ㄜ,迎合、偏袒。
不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草鞋。說法有二:一說為以其輕賤易得,人人自有,不必假借,故稱草鞋為「不借」。見晉.崔豹《古今註.卷上.輿服一》。一說為仙人鳳子有草鞋一雙,不相假借,鄰人怒詈之,鳳子即以草鞋擲與,化鶴而去,故稱草鞋為「不借」。見元.伊世珍《瑯嬛記.卷上》。
不謀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強大,故其末流有從橫之事,其勢然也。漢家承秦之制,並立郡縣,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國嗣三絕,危自上起,傷不及下,故王氏之貴,傾擅朝廷,能竊號位,而不根於民。是以即真之後,天下莫不引領而歎,十餘年間,外內騷擾,遠近俱發1>,假號雲合2>,咸稱劉氏3>,不謀而同辭。方今雄桀帶州城者,皆無七國世業之資。《詩》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鑒觀四方,求民之莫。』今民皆謳吟思漢,鄉仰劉氏,已可知矣。」 〔注解〕 (1) 遠近俱發:無論遠近,都發兵起事。 (2) 假號雲合:起事者像雲一般地聚合。假號,指稱起事者自立的名號,亦用以代稱起事者。 (3) 劉氏:指漢朝宗...
訛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理由向他人詐取財物。也作「訛詐」。
說文通訓定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朱駿聲撰,十八卷,附錄說雅十九篇,古今韻準一卷。朱氏根據說文九千多字,又增附七千多字,從中分析形聲聲符一千一百三十七,分古韻為十八部。變更說文體例,按其所分古韻十八部及形聲聲符排比繫聯。先就字形構造考明本義,次以古書中通用之義分列為轉注、假借、別義等項,兼載聲訓、古韻。為清代文字學的重要著作之一。
狂三詐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誆的假借,誆騙。狂三詐四指多方詐騙。《紅樓夢》第三九回:「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借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某事作為理由。如:「借題發揮」。
史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寫歷史或精通史學的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後漢書楊由傳云:『風吹削肺。』……詩云:『伐木滸滸。』毛傳云:『滸滸,柿貌也。』史家假借為肝肺字。」
巴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巴,疤的假借字。「巴拉」指疤痕。《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你當初說的是甚麼話?惱殺咱將頭砍弔,碗口大巴拉。」
狐假鴟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狐之假借虎威,如鴟之張翅振聲以撲噬。比喻憑恃威勢以嚇人。《舊唐書.卷一九.僖宗本紀》:「初則狐假鴟張,自謂驍雄莫敵;旋則鳥焚魚爛,無非破敗而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