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類拔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宰我、子貢、有若都是孔子的弟子,在他們眼中,孔子是個偉大的聖人。宰我認為孔子的賢能遠超過堯舜。而子貢則認為沒有任何的人、事可以逃過孔子的細微觀察,孔子從先王所創作的制度中,就知道他們所推行的政事;聽聞先王所制定的禮樂,就可以知道他們所傳承的道德。有若認為孔子之於一般人類,就如麒麟對於一般走獸,鳳凰對於一般飛鳥,泰山對於低矮的小土堆,河海對於路上的流水,雖然都是同類,卻遠遠的超越他們而大有差別。換言之,孔子與一般的人民,雖也是同類,但在才學、德行各方面卻都遠遠的超出其同類,而特立挺拔於同群之中,自有人類以來,再也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後來「出類拔萃」這...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隸: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卓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從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我1>、子貢2>、有若3>,智足以知聖人,汙4>不至阿5>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體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注解〕 (1) 宰我:宰予,西元前522∼前458,字子我,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利口辯辭,列於孔門四科之言語科。仕齊,與田常作亂,被處以夷族之刑。 (2) 子貢:姓端木,名賜,西元前520∼?,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
桀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桀與商紂的合稱。二人皆因無道,為商湯與周武王所滅。《孟子.離婁上》:「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後用以為殘暴之君的代稱。《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堯舜之道,不忍桀紂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非愚則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愚蠢,就是故意欺騙人。《莊子.秋水》:「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
劍頭一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頭,劍把上的小環孔。吷,微小的聲音。劍頭一吷指吹劍把上的環孔,聲音小得如風吹過一般。語本《莊子.則陽》:「夫吹莞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後比喻無足輕重的言論。宋.蘇軾〈再遊徑山〉詩:「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也作「劍首一吷」。
立錐之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千載一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潔軌跡、崇名教,遇其節而明之,雖殺身糜軀,猶未悔也。■《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云:「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吁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君臣和洽會聚。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皋、夔、稷、契,遭逢堯舜,故得吁咈一堂。設使當龍逢比干之遇,敢不竭忠盡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