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仁德布化。《魏書.卷二一.獻文六王傳上.咸陽王禧傳》:「陛下聖過堯舜,光化中原。」
流風餘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流傳至今的風尚習俗。宋.王安石〈虔州學記〉:「堯舜三代,從容無為,同四海於一堂之上,而流風餘俗,詠歎之不息。」
先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要而必須首先辦理的事務。《孟子.盡心上》:「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雖藝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務也。」
法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法令的書籍。《淮南子.說林》:「堯舜禹湯,法籍殊類,得民心一也。」
學而名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之際,有宋人於求學後不久,以為至賢為堯舜,至大為天地,而人既可直呼堯舜天地的名字,當然可以直呼母親的名字。典出《戰國策.魏策三》。後用以比喻誤用所學,舉止荒誕。
殺身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犧牲生命報效國家。唐.楊烱〈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殺身報國,致一人於堯舜。」元.曾瑞〈羊訴冤.十二宮套〉:「捨命於家,就死成仁,殺身報國。」也作「殺身救國」。
綱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治。宋.曾鞏〈太祖皇帝總敘〉:「維太祖創始傳後,比跡堯舜,綱理天下,軼於漢祖太平之業,施於無窮三代所不及,成功盛德其至矣哉。」
訢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樂的樣子。《淮南子.俶真》:「使知之訢訢然,人樂其性者,仁也。」《漢書.卷五一.賈山傳》:「天下皆訢訢焉,曰將興堯舜之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