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5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恩怨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與仇恨區分得很清楚。《三國演義》第五○回:「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澤及枯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德澤施及枯屍朽骨,形容恩惠深厚,遍及萬物。《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恩加泉壤,庶弭窮魂之冤;澤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
蒙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恩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府判若賜周全開豁,非唯小娟感激,盼奴泉下也得蒙恩了。」
服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年守喪期滿除服。《後漢書.卷三九.劉平傳》:「服闋,拜全椒長,政有恩惠,百姓懷感,人或增貲就賦,或減年從役。」
仇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恩惠
施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別人恩惠。《左傳.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唐.孔穎達.正義:「民知在上不敢越法以罪己,又不能曲法以施恩,則權柄移於法,故民皆不畏上。」《紅樓夢》第六一回:「何苦來操這心!『得放手時須放手。』什麼大不了的事,樂得不施恩呢?」
鳴謝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恩惠或慶賀後,公開陳述表達謝意的啟事。通常刊載於報紙、刊物或在電視、廣播中播出,或張貼於通衢中。
恩山義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山高海深的恩惠情義。《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八.玉環記.趕逐韋臯》:「月初圓,我與你恩山義海效鶼鶼。」也作「義海恩山」、「義山恩海」。
澤被清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