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蒙一飯之恩,尚殺身以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受人點滴恩惠,尚知以性命回報。參見「一飯之恩」條。《薛仁貴征遼事略》:「古人言:『蒙一飯之恩,尚殺身以報。』兼將軍救我一命,其恩非小,何敢無禮!」
心滿願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滿意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滿意足」是指心意滿足。《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中有「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這句話,以「心意既滿」描述王莽心腹甄豐等人受封高官,子孫亦受恩惠,心意滿足。甄豐等人當初依附王莽,原只是想攀龍附鳳以求取功名,不料王莽竟然篡漢,自立為帝,以甄豐等人為功臣,大肆加封進爵,甄豐等人畢竟為漢朝故臣,對漢朝宗室與天下豪傑仍心存顧忌,也不敢太過囂張,所以才會有「心意既滿」之感。後來「心滿意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心意滿足。
惠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廣及某人或某地。如:「他的愛心不僅澤被鄰里,更惠及許多無依無靠的人。」唐.呂温〈爲成魏州賀瑞雪慶雲日抱戴表〉:「陛下仁霈草木,惠及蟲魚,揚祖宗之烈光,垂天地之正色。」
恩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厚的恩惠。《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恐怕事出不測,怎不有負大王恩德?」《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到家告訴渾家,向太老爺這些恩德,舉家感激。」
覆庇之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的恩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小生蒙覆庇之恩,雖得僥倖,所犯愆尤,還仗大人保全。」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恩惠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一折》:「我今日與你相交,休忘恩失義,也不敢負德辜恩也。」也作「忘恩負義」。
小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微小的恩惠好處。如:「他處事圓滑,善施小惠,所以拉攏許多人心。」《左傳.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施不望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惠於人,而不期望報答。《三國志.卷五六.吳書.朱然傳》裴松之注引《吳書》:「折節為恭,留意于賓客,輕財尚義,施不望報。」
辜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和情誼。明.朱權《荊釵記》第二三齣:「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負義難容恕,真堪惡。」也作「辜恩背義」。
飲水知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飲水思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飲水思源」原作「飲流懷源」。庾信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這首〈徵調曲〉是為歌詠人君法天地之道以長養萬物而作,其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兩句,提醒人們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到結果子的樹,而喝水的時候就要想到水的源頭,勸人不要忘記別人的恩惠。後來「飲水思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不忘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