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53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望所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默默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棘棘不休、喋喋不休、不絕
招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擋。[例]他在辯論會上雄辯,咄咄逼人,令對方無力招架。
瞠乎後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趨:快步走。 (2) 奔逸絕塵:奔走的速度極快,比喻才能傑出。見「奔逸絕塵」。 (3) 回: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4) 瞠:音ㄔㄥ,張大眼睛直視。
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談猶如河水直傾而下,不絕。比喻能言善辯。如:「他機智善辯,口如懸河,一向是得理不饒人。」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也作「懸河瀉水」。
童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年時期。唐.黃〈遊東林寺〉詩:「莫怪遲遲不歸去,童年已夢遶林行。」
默默無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棘棘不休、喋喋不休、不絕
即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場。[例]他的口才一流,就算即席演講,也能口若懸河、不絕。
滄海橫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禍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