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了後來,一回頭看,已成往事,只能回味了。文人作家的創作靈感正是從這種感情轉變中獲得,然後一路來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一段文字中的「情隨事遷」可能就是後來「事過境遷」的典源。「情隨事遷」的意思是:思想、感情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化,而「事過境遷」是指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二者一義之轉,當有引申的脈絡可尋。這句成語常見於後代小說中,例如在清朝的小說《黃繡球》第三回中提到黃繡球遇到一場流言的困擾,後來乾脆躲在家裡,等「事過境遷」後,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詮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事物皆受其過去發展情形而建構現在,並以外來引導現在。強調詮釋者的主體意識與歷程,也尊重被詮釋者的生命意義。主張設身處地從整體環境中,掌握生命的脈絡。詮釋對象以「意義」為主,重視意義的客觀性及主觀性的互動關係。 教育上的意涵先備經驗有助於學習。學習是擴展意義的歷程。掌握意義的詮釋是教育的起點。學生主體意識應受到重視。教育事件應透過整體的情境來理解。運用質性研究協助主體呈現自己。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詮釋學英文關鍵字:Hermeneutik 參...
教育的真善美規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是自苦也苦人;向小學生講解「節育計畫」的重要,則是另類深入不得,淺出不能,不合生活經驗的一種教育和生命浪費。第二、是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是教育美感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因為尊重,就不會無所謂和隨便,就沒有強迫,就能設身處地。第三、創造熱情。有了創造熱情的老師,想像力豐富,在教學過程中自娛娛人,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合乎真善美的教育,才能助人成己,才能使人在成己後,擁有成人和成物的熱情、智慧與技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真善美英文關鍵字:worthwhileness、cognitiveness、voluntarine...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犧牲生命看成是回到自己的家一般,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語出《管子.小匡》。 △「視死如飴」
枯木逢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枯的樹木遇上了春天,又恢復了生命力。語本敦煌變文《㠠山遠公話》。後用「枯木逢春」比喻雖處於絕境卻重獲生機,或劣境忽然轉好。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死」指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見於戰國.楚.屈原〈離騷〉。「九死一生」形容歷經極大的危險而倖存。※語或本《六臣註文選.屈原.離騷》唐.劉良.注。後亦用「九死一生」表十死其九之意,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死裡逃生」、「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為達某種目的、理想而犧牲生命。通「殉」。《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95)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陳逸群譯,Brian Thorne著(2000)羅傑斯,生命潛能文化。江光榮(2001)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貓頭鷹出版。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當事人中心治療法英文關鍵字: Person-centered Therapy
庇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維護。[例]憲法的訂立,是為了庇護人民的生命、自由及財產。
肝腦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竭力盡忠,不惜犧牲生命。《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