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授曲.吹合宜低》:「先則人隨簫,後則簫隨人,是金蟬脫殼之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自胡族或外國的。如:「胡琴」、「胡桃」、「胡椒」。《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晉.干寶《搜神記》卷二:「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渡江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續、繼續。《文選.向秀.思舊賦》:「聽鳴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梁書.卷三三.劉孝綽傳》:「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尋。」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劉熙載《藝概.賦概》:「賦必有關著自己痛癢處,如嵇康敘琴、向秀感,豈可與無病呻吟者同語?」
情不自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í釋義︰猶「情不自禁」。見「情不自禁」條。 01.唐.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詩:「取來歌裡唱,勝向中吹。曲罷那能別,情多不自持。纏頭無別物,一首斷腸詩。」 參考詞語︰情不自堪注音︰ㄑ|ㄥˊ ㄅㄨˋ ㄗˋ ㄎㄢ漢語拼音︰qíng bù zì kān釋義︰猶「情不自禁」。見「情不自禁」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淳于棼》引《異聞錄》:「生捧書悲咽,情不自堪。」 參考詞語︰情不自已注音︰ㄑ|ㄥˊ ㄅㄨˋ ㄗˋ |ˇ漢語拼音︰qíng bù zì yǐ釋義︰猶「情不自禁」。見「情不自禁」條。 01.《聊齋志異.卷一○.瑞雲》:「既歸,吟玩詩詞,夢魂縈擾。過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贄復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堤防。《文選.馬融.長賦》:「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膜的薄皮物。如:膜、油膜、鼓膜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小、輕微。如:「纖細」、「纖塵不染」。《文選.馬融.長賦》:「微風纖妙,若存若亡。」唐.王勃〈滕王閣序〉:「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子壯志哉!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當斯之時,願舉太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酒,伐雲夢之竹以為,斬泗濱之梓以為箏,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卮,其樂固難量,豈非大丈夫之樂哉! 〔注解〕 (1) 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卒諡思,世稱為「陳思王」。著有《曹子建集》十卷。 (2) 吳季重:吳質(?∼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人。才學通博,與曹丕交誼獨厚。漢獻帝建安中朝歌長,遷元城令,入魏,拜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3) 足下:...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漣在未顯達之時,已是湖北有名的文人,自視甚高。他因噎成病,夢見一神仙要他去江邊的柳樹下,找一個吹的人。隔天,楊漣到了江邊,果然見到一名道士吹,便將身上的金子全給他,請他幫忙治病。道士卻將金子全丟到江中,楊漣看了覺得十分可惜。道士本是仙人,想度楊漣成仙,見他塵念未消,只好作罷,便用力的拍楊漣的後頸,把他的病治好了。文末,蒲松齡藉異史氏之筆評論道:「與其讓天上多一個仙人,不如讓人間多一個聖人。」文中提到楊漣「自命不凡」,這句成語常被用來形容自以為聰明、不平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