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五.書簡二.答某書》:「熙寧淳熙,先後百年,其間未甚相懸也。及今世遠事殊,而必於葫蘆畫樣,吾恐其於聖賢者不啻千里矣。」 參考詞語︰依樣葫蘆注音︰| |ㄤˋ ㄏㄨˊ ㄌㄨˊ漢語拼音︰yī yàng hú lú釋義︰即「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連夜在客店裡打開行篋,取出些時務書,依樣葫蘆,寫下幾條,託顧舉人筆削,以為進身之具。」 02.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齣》:「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內裡掣肘,卻也依樣葫蘆。」 參考詞語︰照樣葫蘆注音︰ㄓㄠˋ |ㄤˋ ㄏㄨˊ ㄌㄨˊ漢語拼音︰zhào yàng hú lú釋義︰即「依樣畫...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勇向前,不顧生死。#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大不然」、「戴盆望天」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八三.郭孝恪列傳》1>郭孝恪,許州陽翟人也,少有志節。隋末,率鄉曲數百人附於李密,密大悅之,謂曰:「昔稱汝、潁多奇士,故非也。」令與徐勣守黎陽。後密敗,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陽翟郡公,拜宋州刺史。令與徐勣經營武牢已東,所得州縣,委以選補。其後,竇建德率眾來援王世充,孝恪2>於青城宮進策於太宗3>曰:「世充4>日踧月迫5>,力盡計窮,懸首6>面縛7>,翹足可待8>。建德9>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10>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
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良馬。《說文解字.馬部》:「駿,馬之良材者。」如:「神駿」。《楚辭.東方朔.七諫.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漢.王逸.注:「良馬為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正、改正。如:「刊誤」、「刊定」。《晉書.卷三八.文六王傳.齊王攸傳》:「就人借書,必手刊其,然後反之。」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褚少孫雖才識不足也不至於如此。另有唐司馬貞補《三皇本紀》。 批評 班固批評《史記》,說它“是非頗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干寶對《史記》不滿,《史通·二體篇》:“晉世干寶著書,乃盛譽丘明而深抑子長。其義-{雲}-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事,靡有遺也。”又“及干令升史議,歷詆諸家而獨歸美《左傳》。-{雲}-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約,括...
包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三八八.陳槖列傳》:「蓋金非可以義交而信結,恐其假和好之說,騁悠之辭,包藏禍心,變出不測。」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糾正歷史上善惡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誇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讚,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
頹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毀、敗壞。《宋史.卷二九三.列傳.王禹偁》:「臣比在滁州,值發兵挽漕,關城無人守禦,止以白直代主開閉,城池頹圮,鎧仗不完。」宋.朱熹〈山北紀行〉:「百世踵訛,彞倫日頹圮。」
指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出錯誤的地方。《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指摘經史誤,為讀書記三卷,時人服其精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張衡指摘於史職,蔡邕銓列於朝儀,博雅明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