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北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體育]由臺北市體育會所創辦,創刊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一月,為當時國內唯一綜合性的體育刊物。臺北市體育會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並於五十六年隨同北市升格院轄市改制;改制後第一屆理事長為陳清汾,主張北市的體育活動要與全國打成一片,並朝向全世界進軍。因此,為了報導北市體育活動,極須有一個傳播媒介,這也就是臺北體育雜誌創辦的目的。首任發行人為陳清汾,社長為陳良光。
  該雜誌完全是為著服務大眾與提倡國內體育而刊行,為一公開的園地,發行第一年(雙月刊)完全為贈閱,第二年(月刊)元月起除贈閱外,並公開發售一本十五元。該雜誌出版的焦點側重於北市體育活動的報導上,內容包括會務報導、區里動...
〔亞洲體育季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洲體育季刊〕創刊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元月,由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發行,六十八年元月起,另行成立亞洲體育季刊社出版,八十一年停刊。創刊號發行人為吳文忠,社長蔡敏忠,總編輯方瑞民。
  該刊的出版最早於五十八年問世,以中英文合編之不定期刊在馬尼拉發行,開始時頗能引起體育學術界重視,隨後因人力與財力等因素於六十一年後停刊。六十四年八月中華體育學會承辦「亞太地區體育、健康與休閒會議」,與會專家咸認為國際合作與交流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會中作成決議,成立「亞太地區健康、體育與休閒學會」,出版〔亞洲體育季刊〕作為機關刊物,在該組織尚未正式成立前,由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先行接辦出版,於...
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創立於1954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圖書館,1956年隨學校名稱改為現名。1954年建成面積為960平方米的專用館舍,設閱覽座位180席;1984年建成新的專用館舍,面積6,000平方米,設7個閱覽室、800席閱覽座位。
  館藏以體育文獻為重點,占全部藏書的1/3左右,其中有些珍貴的體育文獻是海內孤本,多年來注意搜集能夠反映世界體育動態和發展水平的學術刊物比較系統和完整,是國內體育文獻的重要收藏單位。至1990年藏書達448,000冊,其中中文書籍366,000冊、外文書籍32,000冊、報刊合訂本46,000冊、縮微聲像資料2,600餘件。1990年採集中文書...
〔中華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體育〕創刊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九月,承教育部體育司贊助,由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出版,該會宗旨在提供會員專業知識的發表園地,作為愛好體育學術研究的同道友人相互傳遞經驗的重要橋樑。
  該刊創刊時為半年刊物,前三期內容包括專題座談、短文、規則等;第四期與自二十一期起至今,欄目區分為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七十七年中華體育雜誌社成立,同時自第六期起改為季刊,封面有專人設計,並接受畫撥與對外零售,增加運動新知、國際交流活動、體育廣場、出版存書數量表、分區座談記錄、系列專題座談、體育研究法研習會專輯等內容。
  該刊歡迎體育教學、運動訓練與指導、運動傷害、論述、論文摘...
國立體育學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體育學院(1992年統計,有教職員111人,學生352人)民國76年(1987)7月1日正式成立後,即於教務處之下設圖書出版組,成立圖書室。草創階段因人力單薄,成長緩慢。78年8月升格為一級單位,正式稱為圖書館;是年9月由綜合體育館遷入新啟用的行政教學大樓地下樓,占地412坪,為一臨時之館址。該館館長之下設採錄、編目、閱覽及典藏4組;並於79年3月設置圖書委員會,由各所、系、共同科及教學、研究中心各推選講師以上人員1人組成,為圖書館業務發展、經費的分配與運用、重要章則的審議等提供建言。
  該館館藏以提供全院師生教學研究為主要目標,著重在教育、體育、運動、運動醫學及其相關學科...
希諾薩奇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諾薩奇體育館,是希臘早期的三所公立體育館(gymnasium)之一,它是延續先前的體育學校(Palestra,又稱摔跤學校)。當時共有三座 ,一座在學苑(academy),一座在萊錫姆(Lyceum),一座則在希諾薩奇。希諾薩奇約創立於西元前六世紀,位在雅典城外,坐落於美麗的小樹林及寬闊的花園中。招收的對象:學苑只許純種雅典人子弟進入,萊錫姆則收工商階級的公民子弟,而希諾薩奇則收混血兒、外國人貿易商及未具完全公民身分者的子弟。而學生入學年齡則是十四或十六歲以上,訓練時間約二年。由於體育訓練是雅典教育重要的部分,除繼續實施五項競技外,對於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在這段期間,自由地在體育館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等。• 激勵措施: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支持與讚許員工尋找及建立和諧溫馨的人際關係,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四)尊重需求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陞機會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醫生、律師來證明自己在這社會的存在和價值、富豪為了自己名利而賺錢,或是捐款。•...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祝賀人作文比賽獲勝的賀辭;亦可用於祝賀人於體育活動比賽獲勝的賀辭。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