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聯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校得視本身之教育目標、師資及設備情況、學生年齡因素,來決定開設的項目。1.學藝活動2.康樂活動3.體育活動4.自治活動5.服務活動6.科學活動7.技能活動 實施原則1.要符合教育目標的需要聯課活動就是課程之一種,應具有達成教育目標的功能。2.要做有計畫性的實施既然是一種課程,擇期實施就應如一般課程一樣,應做有計畫性的辦理。3.參加聯課活動的項目應讓學生自己選擇項目繁多,學生究應參加哪些項目,應由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及需要選擇。4.參加聯課活動的機會應向全體學生開放全體學生均有機會參加,不能因學生的種族、社會地位及貧富差距而...
游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體育運動項目。人在水中以各種不同姿勢划水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體育器材。[例]單槓、雙槓、高低槓
完全中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職業導向課程或綜合導向課程。課程分為十大類:本國語文、外國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生活、體育、活動、職業。依各年級所著重的不同功能,中一至中六學生修習之共同和專精課程比重不同。完全中學開設之課程,依訂定的主體分為部訂與校訂;依選的自由度分為必修與選修。中一至中三,部訂必修佔70%,校訂必修佔0-15%,校訂選修佔15-30%。中四至中六,部訂必修佔40%,校訂必修佔0-10%,校訂選修佔50-60%。選修課程之安排宜分散至各年級。中一至中三及中四至中六之第二外語,學校得開放供學生選習。 課程實施中一至中三採學...
台北市立松山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平均年齡約40歲。 校徽 教學單位國際貿易科會計事務科商業經營科廣告設計科資料處理科室內設計科體育班綜合職能科 校史本校創於民國三十五年,原名為「台北市松山初級中學」,即本校之前身,專收夜間班,假松山國校教室上課,由松山國校王校長子榮先生兼任校長。三十六年改制為松山初級商業學校,試辦商業職業教育,三十七年則開始招收日間部。民國四十年,本校奉教育廳令,將台北市之松山、太平、老松及西門四校合併為台北市立初級商業職業學校,由陳光熙先生任校長。夜間部學生則借松山國校上課,同時夜間部改為四年畢業。民國四十一年松山有志人士決定...
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譯為學科的英文字discipline至少有三個含義,廣義的含義指教育中系統的「陶冶」;其次指含有獎懲作用的訓育;第三指一種學習科目,或稱為學科。
  學科在學習科目方面是指為了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從教育的觀點,將人類之科學、技術、藝術等文化遺產有系統的編成教育內容的單位。亦即在學校內,教學的知識和技術等教育內容,按照其內容特質,加以系統和組織的東西,就叫做學科。以我國而言,像國語、算術(數學)、社會、自然、音樂、美術、體育、外國語等即是。而在學科中也有再細分的,像社會再分為地理、歷史、公民,自然科分為生物、化學、物理、地球科學等。
  學科的起源可溯自希臘羅馬時期的七種...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愛」的感受,由重於「理」的運作。「小我」及「個人」之關懷,大於「大我」及「群性」的陶冶。音樂及體育:兒童時期的教育以音樂與體育為主,目的同於柏拉圖在於健全身心。 影響亞里士多德之理論與柏拉圖齊為後世許多思想家所推從,更有人曾言:「西方思想在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之間擺盪」。亞里士多德提出想法主要關心變化不盡的塵世,也帶有後世許多心理學理論之色彩。當中世紀教父哲學成為顯學時,亞氏被尊奉為「大哲學家」,後到17世紀時唯實論的興起亞氏的理論又重新抬頭。...
教育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局為縣(市)教育行政機關,其前身為清末之勸學所。但民國成立之初,全國設立教育局之縣(市)為數不多,以致地方教育行政無人負責。民國元年(1912)二月一日,臨時大總統公布〔劃一現行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規定於縣公署設科以司教育事宜。唯當時各縣設科之數目不一,有設四科者,第三科主管教育行政;設三科者,以第三科兼理第四科業務;設兩科者,則第三科與第四科併入第一科。由於組織不健全,故成效不佳。教育部因於二年七月二十三日通咨各省,令於自治未成立之處,暫留勸學員。三年六月十七日,教育部通咨各省,令各道縣均設視學;每道至少二人,每縣至少一人。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教育部公布〔勸學所規程〕,縣又恢復設...
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工藝、文學、體育等方面的精鍊技能。《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湊。」《漢書.卷三○.藝文志》:「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1.人權的價值與實踐3.2 2.人權的內容4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4.1 語文學習領域4.2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4.3 數學學習領域4.4 社會學習領域4.5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4.6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4.7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4.8 生活課程中 基本理念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