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丈清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丈清規〕全名為勅修百丈清規〕,為佛教禪宗重要的叢林規戒,凡八卷;唐百丈懷海原撰,元僧德輝重修,大訢校正。禪宗形成初期,禪林尚無制度、儀式,禪宗僧侶多住律寺。唐禪僧百丈懷海(720~814)有鑒於此,特制定禪門規式〕二卷,一般稱為古清規〕,訂定禪宗寺院法堂、僧堂、方丈等有關制度,並確立眾僧擔任東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具體職務分工;為中國禪宗脫離律寺,別立禪居,建立規範,促進禪宗宗派的樹立。其主要特色在於不立佛殿,唯樹法堂,顯示禪宗對他力信仰、佛祖崇拜的著意否定。確定普請法,使禪僧經由自力勞作以實現自給自足。此清規問世後,歷來多所增刪,諸本雜出。北宋時懷海所訂之清規已多散亂,崇寧二年...
民主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與教育〕(1916)為美國實驗主義哲學家及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早期的一本名著,也是最能代表杜威教育哲學思想的一本力作。杜威在民主與教育〕的序言中,曾經指出本書的用意乃是陳述民主社會的基本理念以及將此等理念應用在教育問題的探討上。杜威認為他這本書涉及到討論公共教育目標的建構及其方法的問題;其次,本書也採取了批判的立場,對民主社會中在認知、道德發展方面,美國社會所可能給予的防礙,給予不少批判;最後,杜威對民主政治在近代社會發展上,受到科學實驗方法、進化論、生物科學及工業重組等方面的影響,亦有深入的探討,因為這些方面的變動,對於教材、教法的變動是非常顯...
論教育〕(羅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教育〕是羅素(B.A.W. Russell, 1872~1970)多本教育論著中的一本早期作品;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二六年,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理想,第二部分是品德教育;第三部分是智育。在教育原理及教育目的的討論中,羅素的教育觀念,已溶入了當時的心理學知識,例如:他注意到當時學者們強調的一個論點,即是教育包括了對本能的薰陶而不是對本能的壓抑;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盡量減少外來的、強迫的管束、訓練或陶冶,而是要求學生內裡的、自我的管理。羅素強調及早的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顯得較為容易,延後再來培養則顯得困難較多。因此,他特別強調兒童早期的教育。羅素以為構成社會的個人,需要經由教育的歷程...
區分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區分性向測驗是一種多因素性向測驗,由美國班納特(G.K. Bennett)、席修爾(H.G. Seashore)和魏斯曼(A.G. Wesman)二人共同編製,於一九四七年由美國心理公司(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發行,復經一九六二年和一九七二年兩次修訂,多年來在學校輔導上廣泛應用,學術界人士認為是此類測驗中之最佳者。
  民國四十九年,我國宗東亮與徐正穩兩位教授曾就DAT第一版修訂,首度引進國內使用,稱為中學綜合性向測驗〕,由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印行。民國五十九年,程法泌與路君約兩位教授又將DAT第二版修訂,依我國文化背景予以全部重編或部分增編,定名為...
三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倉〕是秦、漢時代兒童習字教材的合集;有秦三倉〕與漢三倉〕兩種。秦始皇為統一六國文字,由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件博學篇〕七章,並列為標準文字範本。迨至漢初,鄉里書師為教學之便,把倉頡〕、爰歷〕和博學〕三篇合併重編,以六十字為一章,全部五十五章,計三千三百字,總稱為倉頡篇〕,亦稱前述三篇為三倉〕,是為秦三倉〕。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除凡將篇〕中有些字[倉頡篇]〈三倉〕〉未收外,急就篇〕和元尚篇〕所收字都未超過倉頡篇〕。
  西漢末年平...
錄鬼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鬼簿〕2卷,元鍾嗣成撰。續編〕1卷,明佚名撰。皆以人物為中心,記述戲曲創作。
  嗣成字繼先,號醜齋,自稱古汴人,而寓居杭州,所記述作家,也以杭州及其附近人士為多。他記東平趙弼:「總角時,與余同里開,同發蒙,同師鄧善之(祭酒)、曹克明(尚書)、劉聲之三先生,又於省府同筆硯。」元朱士凱後序云:「累試於有司,命不克遇。從吏則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為喻,實為己而發也。樂府小曲,大篇長什,傳之於人,每不遺稿,故未能就編焉。如『馮諼收券、詐遊雲夢、錢神論、斬陳餘、章臺柳、鄭莊公、蟠桃會』等,皆在他處按行。」這7種雜劇,皆已亡佚,僅存散曲數十首。太和正音譜〕稱:「...
小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雅〕為詩經〕篇名;小雅〕與大雅〕合稱二雅(二雅之區分,參見「大雅」)。朱熹詩集傳〕云:「正小雅,宴饗之樂也。」小雅〕固然多為讌享朝會,公卿大夫之作品,但小雅〕仍有大雅〕所無之抒情歌謠,類似國風〕的勞人思婦作品,可能是樂調的關係,而被列入小雅〕。
  小雅〕計七十四篇,其內容大體可分為七類:
1.宴饗之歌謠:如鹿鳴〕為君臣群宴,常棣〕為兄弟之宴,伐木〕為親友故舊之宴,蓼蕭〕為諸侯燕饗。2.官吏之歌謠:如四牡〕為官吏思歸,皇皇者華〕為出差之苦,小明〕為久官思歸,四月〕為小吏行役之苦,正月〕為官吏憂國之詩。3.諷刺之歌謠:如節南山〕...
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梵名普拉住那帕拉蜜塔.弗利達雅(史托拉)〕 。據經錄研究,漢譯殆始於東吳支謙。今存九種: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唐玄奘譯,唐般若、利言等譯,唐智慧輪譯,唐法成譯,上四本皆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義淨譯佛說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月譯二本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宋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佚缺兩種:唐菩提流志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實叉難陀譯摩訶般若髓心經〕。以上諸譯本,詳略不同,參稽互證,除鳩摩羅什與玄奘外,各本皆具備「如是我聞」云云之教起因緣分序文部分,與「佛說...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係民國十八年(1929)四月二十六日,國民政府根據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公布。其中教育宗旨明定為:「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
  緣此項教育宗旨的訂立,係北伐成功之後,中國國民黨實施以黨領政,不但以三民主義建國,並以三民主義施教,經國民政府大學院於民國十七年五月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南京,會中通過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十五條:「(1)發揚民族精神;(2)提高國民道德;(3)注意國民體力的鍛鍊;(4)提倡科學精神,推...
孔子家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家語〕也簡稱家語〕,現存的為魏王肅汪本,計有十卷四十四篇。據漢書藝文志〕載為二十七卷,依書名看,應是孔子家居時與子(鯉)孫(伋)及弟子的問答或解釋,但藝文志〕所載的二十七卷已經亡失,今本疑為王肅所纂錄。從內容看,與禮記〕、大戴〕、左傳〕、國語〕、荀孟〕等多有重複之處,是由於重複記載或是王肅抄錄,難做定論。又文中一律稱「孔子曰」,不是孔氏子孫或當時門人的稱謂,如論語〕對門弟子說的,率用「子曰」;少數用「孔子曰」的,可能出自再傳弟子之手,所以現存本不是原本,應無疑義。王柏家語考〕認為是王肅編織而成,是一種說法。沈欽韓漢書疏證〕中說,除了婚姻,喪祭等是王肅羼入的以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