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哄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御史臺以年資最高者主雜事,稱雜端。平時公堂會食,不苟言笑。遇到雜端失笑時,在座其他的人都跟著笑,稱為「哄堂」。典出唐.趙璘《因話錄.卷五.徵部》。後形容眾人同時大笑。《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大笑曰:『絕倒』,眾笑曰:『哄堂』。」也作「哄堂大笑」、「鬨堂」、「鬨堂大笑」。
高節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滅。《荀子.不苟》:「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
貢禹彈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準備做官。貢禹彈冠指漢朝貢禹和王吉為友,當王吉為官時,貢禹亦出仕相佐,所以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比喻樂於輔佐政治意念相同的人。唐.李德裕〈授狄兼謨兼益王傅鄭東之兼益王府長史制〉:「有爰絲正席之忠,以柬之取捨俟時,有貢禹彈冠之操,皆行不苟合。」
南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時隨地,非勤勞、勤勉不可,否則懶惰一事無成。(2) 「篤」:純也、厚也,希望大家不要投機、不取巧、不苟且,讀書要努力,工作要認真,切切實實去下功夫;所謂「篤行不倦」,就是教我們為人為學,必須意志堅定,純誠忠厚,篤實不懈,切勿虛妄浮誇,必可無往不利,左右逢源。(3) 「儉」:儉,約也,也就是節儉省約的意思。物慾足以矇心,奢侈足以喪志,所以揮霍無度的糜爛生活,是社會禍亂的根源。因此凡事不可浪費,必須恆念物力維艱,必須謹身節用,刻苦耐勞,知足始能「常樂」,節儉方可「養廉」,是青年學子和從事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品德修養,故應處處...
井井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子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鄭大夫公孫僑的字。生卒年不詳。其人博洽多聞,長於政治,歷簡公、定公、獻公、聲公執政大夫。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兩大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卒,孔子為之涕。
宿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出《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指隔夜的諾言。唐.陳子昂〈堂弟孜墓誌銘〉:「故言不宿諾,行不苟從。」
已精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精益求精」。見「精益求精」條。01.元.姚燧〈讀史管見序〉:「世烏乎知其竄削之勤,已精求精,已密如密,垂後之不苟哉?」
偷世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