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般詩家,以其受人崇仰,有如築壇坫而主盟會。宋.歐陽修〈答梅聖見寄〉詩:「文會忝予盟,詩壇推子將。」《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杜少卿先生是此間詩壇祭酒,昨日因有人說起佳作可觀,所以來請教。」
千里寄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里鵝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歐陽修(西元1007∼1072),字扑籜,晚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宋廬陵人。工詩、詞、散文,所作文章,為世所重,是當時文壇領袖。有一次歐陽修收到朋友梅聖送來的一包銀杏,便寫了一首詩答謝他。詩中用千里迢迢送來一根鵝毛做為比喻,表示銀杏雖然不是多麼珍貴的禮物,但因為是朋友的一片心意,所以彌足珍貴。又由此發出感慨︰卑微的禮物雖然會因為致贈者的心意而顯得貴重;賢人卻沒有因為他的才能而得到重視,反而被輕視捨棄。後來「千里鵝毛」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禮物雖輕但情意深重。在明朝徐渭所著的《路史》中,另外記載了一個跟「千里鵝毛」有關的故事。傳說在唐...
炎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火光猛烈的樣子。《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炎炎有光,偃兵。」清.金邁〈詠木棉事〉詩:「鋤花偏喜日卓午,曦馭炎炎似火輪。」
冥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已逝之人的歲數。
2.已逝之人的生日。《通俗常言疏證.死喪.冥壽》引《春在堂隨筆》:「世俗有祝冥壽之說,達禮者非之,然顧亭林先生有〈王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詩〉。」《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到了八月初三,這一日正是賈母的冥壽。」
卻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要、恰要。《水滸傳》第五回:「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警世通言.卷六.仲舉題詩遇上皇》:「良嘆了一口氣,卻待把頭鑽入那圈裡。」
偷世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史鰌6>不如盜也。 〔注解〕 (1) 傲:驕傲。 (2) 柔:柔弱屈就。 (3) 仁人:樾曰:「『仁』字衍。」上文說明「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並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應當為「仁人」。 (4) 晻:音ㄢˋ,昏暗的。 (5) 田仲:即陳仲子,田陳古時本為同一姓氏。陳仲子不食兄祿,避居於陵,為人灌園,自食其力。 (6) 史鰌:人名。字子魚,故亦稱為「史魚」。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國大夫。衛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子瑕,屢諫不聽,史鰌自認未盡職責,臨死遺言停屍在內室而不停放在大廳,終於感動衛靈公。孔子稱讚他:「直哉史魚。」
銅琵鐵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琵、鐵板為伴奏激昂歌曲的樂器。宋代有善謳幕士曾以「抱銅琵琶,執鐵綽板」比喻蘇東坡的詞風。見宋.文豹《吹劍續錄》。後遂用銅琵鐵板形容文詞豪邁激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銅琵鐵板聲聲恨,馥殘膏字字哀。」
蔡元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叛古」的話;「物競」、「爭存」,更成為當時的口頭禪。梁啟超的高唱「破壞」,譚嗣同的「衝決網羅」,以及正燮「認識人樣」、「認識時代」等見解,在在都深印在他的腦海裏。同時他又吸收了十九世紀民主自由新思想,醞釀激盪,自不會再為忠君的舊觀念所束縛。 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民國成立,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元培被任命為教育總長;臨時政府北遷後,仍蟬聯教育總長。這時,中國政體,已由專制改為民主,除舊佈新,一切草創;而各方對新教育的精神、制度與內容,頗多意見。元培既身負教育重任,於教育方針,不能不有所表示。他認為當時教育界所提倡的軍...
恣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情、任情。《三國志.卷六.魏書.袁術傳》:「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警世通言.卷一.伯牙摔琴謝知音》:「伯牙離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情歡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而回。」
釣名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史鰌6>不如盜也。 〔注解〕 (1) 傲:驕傲。 (2) 柔:柔弱屈就。 (3) 仁人:樾曰:「『仁』字衍。」上文說明「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並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應當為「仁人」。 (4) 晻:音ㄢˋ,昏暗的。 (5) 田仲:即陳仲子,田陳古時本為同一姓氏。陳仲子不食兄祿,避居於陵,為人灌園,自食其力。 (6) 史鰌:人名。字子魚,故亦稱為「史魚」。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國大夫。衛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子瑕,屢諫不聽,史鰌自認未盡職責,臨死遺言停屍在內室而不停放在大廳,終於感動衛靈公。孔子稱讚他:「直哉史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