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3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篤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置身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南朝宋范嬅後漢書孔融傳:「且當至此二子於度外耳。」 2.語譯形容不在考慮之列,不放在心上。 3.故事內容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然已經建國稱帝,但天下尚未統一,仍有許多人據地稱王。東邊有劉永,蜀中有公孫述,皆自稱帝號,另有燕王彭寵,齊王張步,大將軍竇融及魏囂等人,都手握重兵,時時準備和光武帝一較高下,即使是竇融及魏囂,表面上奉
自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抑自處而不誇耀。《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常自謙無德,每郡國所上,輒抑而不當,故史官罕得記焉。」
氣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
威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氣派、威風。《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又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紅樓夢》第四五回:「見他又穿著新官的服色,倒發的威武了,比先時也胖了。」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愛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喜好。如:「愛好運動」、「愛好自然」。《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序》:「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
讖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讖緯是中國古代「讖書」和「緯書」的合稱。「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緯」為漢代附會儒家經義衍生出來的一類書,被漢光武帝劉秀之後的人稱為「內學」,而原本的經典反被稱為「外學」。
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降、屈服。《漢書.卷八.宣帝紀》:「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餘萬眾束手降服。」
高風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