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譽、名望。《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蒼在朝數載,多所隆益,而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文明小史》第四五回:「現任兩江總督,是極有聲望的。」
依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託附、依靠。《書經.金縢》:「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
為善最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善是最快樂的事。《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日間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科目之稱。始於漢,後避光武諱改稱茂才,唐與明經、進士並設科目,宋則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專稱入縣學的生員。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1>操故書激厲融曰:「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齊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2>盛歎鴻豫3>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4>,又明《司馬法》5>,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搆,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
款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殷勤應酬。《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獻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露出醜態。《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紀.論曰》:「及至移意愛,析嬿私,雖惠心妍狀,愈獻醜焉。」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6) 騫: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背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反叛。《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是時長安政亂,四方背叛。」《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秦始皇作阿房宮而殃及其子,天下背叛,二世而滅。」也作「悖叛」、「倍畔」。
表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揚、獎勵。《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導德重勛高,孤所深倚,誠宜表彰殊禮。」也作「表顯」、「表章」。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