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7318 ms
共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涉艱履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各種危難和險阻。南朝齊.虞玩之〈上表告退〉:「經昏踐亂,涉艱履危,仰聖德以求全,憑賢輔以申節。」也作「涉危履險」。
|
三謁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3>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4>。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注解〕
(1) 卑鄙:地位卑微低賤。自謙之詞。
(2) 猥自枉屈:委曲貶低自己的身分。猥,音ㄨㄟˇ。
(3) 諮:音ㄗ,通「咨」,商量、詢問。
(4) 驅馳:奔走效力。 ◎2《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
乘人之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人危難時加以要挾或迫害。《聊齋志異.卷一○.神女》:「子誠敝人也!不念疇昔之義,而欲乘人之厄。」也作「乘人之危」。
|
不幸之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雖遭危難,但能僥倖逃過或使損失減輕。《紅樓夢》第二六回:「你到底把這個『不幸之幸』說完了再走。」
|
軍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御軍隊的權力。[例]依據憲法,總統有統率三軍軍權,可在國家遭受危難時,動員武力。
|
臨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危難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
見危受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難時,毅然接受託付,勇於獻身。如:「在國家危難時,他能見危受命,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實在令人敬佩。」《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袁朗》:「誼曰:『夫門戶者,歷世名節為天下所高,老夫是也。山東人尚婚媾,求祿利耳,至見危受命,則無人焉,何足尚邪?』沛大慚。」唐.齊論〈趙州刺史何公德政碑〉:「見危受命全其節,臨難抗志忘其身。」也作「見危致命」、「見危授命」。
|
拯溺濟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助處於危難艱困中的人。《紅樓夢》第三回:「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拯溺濟危,大有祖風。」也作「拯溺扶危」、「拯危扶溺」。
|
憂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憂心如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憂心如焚」原作「憂心如惔」,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諷刺當時太師尹氏的詩,尹太師位極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卻不能替人民謀福祉,貪汙亂政,使國家陷入危難。「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是說每個人對於國家目前的情勢都憂心忡忡,對於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戲玩談笑,國家將滅,而位高權重的尹太師怎麼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職責呢?「惔」是燒灼的意思,詩人使用「憂心如惔」形容人民對國家情勢的焦慮,內心如被火燒灼般。後來「惔」改用成「焚」,也是燒灼、焚燒之意,「憂心如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焦急憂慮。出現「憂心如焚」...
|
大聖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孫悟空的尊稱。書中的孫悟空,為具有人性而又機伶可愛的猴子。護衛唐僧西天取經,歷經諸多危難挫折,最後達成任務,功德圓滿,召入天界,封為「鬥戰勝佛」,也稱號為「齊天大聖」,後人尊稱為「大聖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