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傅,教導。咻,喧擾。「一傅眾咻」指一個人教,眾人在旁喧嘩干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後亦用於比喻寡不勝眾。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天瑞》杞國1>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2>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3>之所憂者,因往曉4>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5>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6>,何7>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8>積氣,日月星宿9>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10>墜亦不能有所中11>傷。」其人曰:「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12>,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13>,終日在地上行止,何憂其壞?」其人舍然14>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解〕 (1) 杞國:春秋時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姒姓。故城在今河南省杞縣。杞,音ㄑ|ˇ。 (2) 亡:音ㄨˊ,通「無」。以下「亡」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雖。《董西廂》卷八:「師言然善,處凡浮,遭此屈辱,不能無恨。」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咎由自取」條。 01.《飛龍全傳.第一一回》:「那姑娘聽了,叫苦不迭,淚落如珠;欲要舉動聲張,怎他(禍)由自取,眾所不容。」 參考詞語︰孽由自取注音︰ㄋ|ㄝˋ |ㄡˊ ㄗˋ ㄑㄩˇ漢語拼音︰niè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雲貴奏稿.卷四.保山哨匪輸誠獻犯仍飭嚴拿摺》:「倘敢負固不服,則是孽由自取,定予剿洗無遺。」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1>軍壁2>垓下3>,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4>。夜聞漢軍5>四面皆楚歌6>,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何,虞兮虞兮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注解〕 (1)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苟延殘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勉強存續生命。《西遊記》第三一回:「欲要自盡,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終不明。故沒何,苟延殘喘,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也。」也作「苟留殘喘」、「苟延殘息」。
循序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全書.卷六.學六.讀書法》:「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何?』曰:『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可也。』」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五.書簡二.與保田宗雪書七首之七》:「□思日夕造府,敬聆大教,何境與心違。」 參考詞語︰時與願違注音︰ㄕˊ ㄩˇ ㄩㄢˋ ㄨㄟˊ漢語拼音︰shí yǔ yuàn wéi釋義︰時機和心願相違背。見「事與願違」條。 01.清.陳確〈與劉子本書〉:「某既痿廢不復能出門,張考夫亦屢失機緣。時與願違,慚恨何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左傳.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