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途徑-目標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ipative leadership):領導者會徵求部屬意見,並於作成決定前能考慮部屬的建議。成就導向領導行為(achievement-oriented leadership):領導者會設定挑戰性目標,期望部屬有最高水準的表現,並不斷尋求改進,相信部屬會負責、努力集完成目標。不但強調表現的卓越性,且對部屬達到此最高水準深具信心。(註二) 領導情境/調節變項 部屬特徵(subordinate characteristics)(1)內外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2)自我能力(perceptive abil...
情境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獲致最大的領導效能。換句話說,情境領導理論強調;隨著部屬成熟程度的變化不同,有效領導所需的「工作導向行為」和「關係導向行為」之強調,亦即隨著不同。 理論主要構念賀賽和布蘭查德認為情境領導理論之主要構念,包括領導行為、情境因素和領導效能三方面,如下:(1)領導行為,可分為「工作行為」和「關係行為」,前者重視任務導向的領導,後者重視關係
狼性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或創業者更在懂得我們必須有個成長過程。領導者必須懂得從小到大是一個對偉大原則的養育過程,是一個結果導向的犧牲過程。為捍衛偉大原則,為把偉大原則養育成支撐你的企業的支柱,我們要像母親一樣勇于犧牲。 二、整體至上  狼的嚎叫,是向它的群體散布一個信息,我們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團隊。  作為領導者,你的使命是讓員工聽到公司強大的聲音中也有你的一部分、更有他的一部分,離開了整體就沒有自已。國家的利益高于集體的利益,集體的利益強于個人的利益。 三,自知之明  其實狼也想成為獸王,可狼知道自已是狼不是虎,所以狼造擇了草原,而放棄了森林...
社會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身的價值、信念系統,是因為當事者的信念或責任感,替他人奉獻、做出行動,都不需要特殊的理由。3.情感導向行動(affectual action):肇因於人自身的情感系統,當事人直觀情緒反應或心靈感受,就是產生行動的關鍵。4.慣常性行動(traditional oriented action):當行動者認可傳統的風俗、行事習慣,自然地依照過往的方式來行事,不需有太多思考,就是慣常性的行動。而後來的派森思(Talcott Parsons)認為人類行動是社會學運作的基本要件,並指出下列四個要素:1. 行動主體(subject)...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北時期和紐約時期;論文學潮流,眼見寫實主義掛帥、現代主義掛帥到後現代。文學發展的道路曲折,有左翼導向,黨部導向,學院導向,本土導向和市場導向幾個階段,兼收並蓄,取精用宏,以 "良工式古不違時" 自我經營,頗耐時潮淘洗。   (...
班級社會體系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個「社會情境」中;(3)行動者之間有某種互相依存的一致行為表現,此種表現是由於彼此具有共同的目標導向(或共同價值觀念),以及彼此在規範與認知期望上的和諧(陳奎憙,民79)。有鑑於此,Getzels 和 Thelen (1960)認為人類在社會體系中表現社會行為,通常會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為制度方面的因素,指的就是制度中的角色期望,用以探討社會文化對制度上產生的影響,又被稱「團體規範」層面(nomothetic dimension);二為個人方面的因素,指的就是個人的人格特質與需要的傾向,探討生理因素與潛在能力對個...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淳麗,民87)。(引自徐美雯,民96) 歷史背景與內涵  早年的教學法承襲傳統觀念,是以文法結構為導向,其共通性就是教學單元依文法結構的複雜性和難易度來訂定。例如教學單元先安排動詞現在簡單式的幾種用法(如:直述句、疑問句、否定句、祈使句),再進到現在進行式,過去簡單式、未來簡單式等循序漸進;一次只學一種句型結構,學會了以後再學下一個單元。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習者能有系統的掌握句型結構及字彙,進而達到能創造出各種合乎文法的句子。此法最大的缺點是過分重視語言形式的習得,忽略語言的溝通功能以及語言使用的環境,以致於學生空有滿腹語...
一般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當涵蓋了整體,就代表各個學科必須統合,:才能形成整體,因此科際性就產生了。2. 強調前瞻性與未來導向:系統的存在,是位於時間的洪流當中,因此過去的事物不可回逆,如要讓整個系統能夠生生不息的維繫,唯有透過對於未來的敏感度,才能使得系統能夠穩定存在。3. 強調產出或成果導向:由於在此模式之下,不同的過去仍可造就相同的未來,因此重點在於產出的結果品質還有數量,唯有最後的結果才是重點,前面的因子都只是一個轉換的過程,並非此模式下的探討重點。4. 彈性應...
個體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主動追尋自我認同,但是已經確定未來的方向。此類學生在自我發展上雖沒有統合危機的問題,但因其缺乏自我導向,未來的發展未必順利。  到了青年後期(18到22歲),大部分的青年已經發展出定向型的認同狀態。不過,青年的情緒發展似乎與個體的認同狀態相關聯,例如:未定型的青年其焦慮程度傾向於最高;而早閉型的青年其焦慮程度傾向於最低。青年的自尊與個體的認同狀態也有關聯。例如;定向型捍衛定向型的青年自尊最高,而早閉型和迷失型的青年自尊最低。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個體認同理論英文關鍵字:Individual Identity The...
團體結束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步驟不論每次團體聚會或整個團體過程的結束,皆包含四個步驟(Epsteinetal,1981):1.導向說明2.摘要3.回顧團體目標之討論4.追蹤。 (三)團體結束之時間準備一般性封閉團體,每次團體結束時間須5到30分鐘,一般而言,治療性及諮商性團體所花於結束時間,比任務性及教育性團體皆要長。整個團體過程的結束,於心理治療團體至少2到4次,而任務及教育性團體雖然較快,但也需要於團體末期提省及說明。 (四)團體結束之個人效應團體成員在結束時會可能產生的心理情緒包括:1. 害怕:擔心未來沒人能再支持他。2. 憤怒:因為不想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