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驗的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到的,即謂「經驗課程」。經驗課程可能和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或運作課程成果一致,也可能有顯著差異。 相關條目正式課程理想課程知覺課程運作課程 參考資料Goodlad, J.I., et al.(1979)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344-350
玫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花語:愛情、你是我全部的愛、愛與美 介紹玫瑰作為薔薇科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隨品種而有差異,矮者數公分,高者可達數公尺,各有其風味。主要分布地區在北半球的亞洲、美洲及北美洲一帶。在東方,玫瑰栽培的歷史久遠,中國古代起初將其用於藥用及香料製造等實際應用,後才漸興起觀賞之風;而在西方,過去羅馬時代則將玫瑰是為「勝利」的象徵,因而經常被用作為花冠、慶祝用之裝飾等。 莖有玫瑰的莖隨品種而有不同,部分品種莖為直立,有些則為藤蔓性。除特別栽植者外,普遍玫瑰的莖上皆帶刺。 葉玫瑰之葉為單一或奇數的羽狀複葉,互生,帶刺且具...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阻礙心靈運作的墳墓,如同柏拉圖所說,而卻是心靈寄託的場所。不過動物性的功能產生了價值之分歧與感受之差異。人性(human soul):即理性之運作,是一種判斷。感官印象所呈現出來的,本身並無錯誤;但是如缺乏理性功能,則判斷就遠離事實或真理了。亞里士多德又將理性分為兩層:一是實踐理性(practical reason),即身體力行中體驗真理。不光是「談」而已,卻是在實際活動中來進行知。例如:因練習技藝而變成技藝匠,因建築而成建築師,因有公正行為而成為公正人士,只說而不行,不訴諸實踐,如同蘇格拉底所言,並非真知僅是知的淺。...
廖輝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了解。廖輝英以「油麻菜仔」踏入文壇,這篇小說很明顯的有自傳色彩,描寫兩個世代的台灣女性經驗和思想的差異,從而展現台灣社會結構的變遷與不變之處。「油麻菜仔」開啟了廖輝英對女性議題的書寫,此後,她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的作品「不歸路」也是以都市女性的感情和生活為書寫主軸。自此以後,廖輝英大量創作,而她絕大多數的小說都是以城市紅塵、女性情事作為主題,女主角大多是生活於都會中的新時代知識女性,或者是初離家鄉,來到都會謀生的年輕女子,她們的愛與恨,都在城市這個大舞台中演出。在廖輝英筆下,台灣女性總是從一個個性軟弱的小女子,在重重磨...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包括了性別角色的心理發展、對兩性關係的正確觀念等等。在教育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認識性與性別方面多種差異的存在,並思考其他的社會差異,如種族、年齡等在性別上的表現。性別角色的形成並非與生俱來,性別刻板印象與表現是社會化的結果。而所謂的「性別平等」不是指爭奪「權利」與「義務」的平等,而是要爭取「立足點」的平等,減少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以促使兩性的和諧相處。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1.性別的自我瞭解...
混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沌理論定義混沌這一個詞語原本是指宇宙還沒有形成之前的混亂狀態,是兼具質性思考還有量化分析的一種方法,很難依照既有的規則給予完全的控制或預測。背景1960年代左右,美國的一位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在電腦上模擬氣候類型,不過正當他把一個數值提高,再送回去模型的時候,發現本來幾乎很微小的差異,竟然完完全全改變了實驗的結果。這個發現,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1963年他便依此提出了混沌理論(Chaos),認為自然跟社會系統都是一個動態複雜的形式,在出現非線性的時後,就會有混沌的現象產生。混沌理論解釋了決定系統可能會產生...
實質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質平等定義:於學理上係指性質相同,諸如男女兩性都是人類,人性尊嚴均應受到尊重;而男女兩性性質之不相同,係指於生理上之不同,如女性會懷孕、生育、哺乳,而男性於生理上則無法勝任此一工作。又男女可能因為歷史或文化社會因素而有不同性質。範例:如女性由於歷史傳統因素,對參與政治或社會公共事務較缺乏經驗。以上男女間之差異應受到尊重,且應受到實質平等之對待,其資源與機會應受到相同之保障。
開放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目錄1 定義2 起源3 開放教育的意義4 特徵5 課程特色6 教學活動進行方式7 我國學者的看法8 參考書目 定義是指因應學生個別差異妥善設計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不斷主動探討學習,使兒童獲得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與措施。 起源最早出現於英國,盛行於美國,其後傳播於世界各地。事實上,開放教育的理念存在於各地的教育現場中,只是開放教育成為專有名詞,並開始有系統的建立健全的體系,最終成為教育思潮的主流,乃是在於1960年代的英國教育學者提倡和1970年代美國教育學者的推動。 開放教育的意義相對...
成就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比較的複本測驗:複本測驗,可使讓有所需要的學生,再次接受測驗不被記憶影響,也可了解教學前與教學後的差異。5. 測驗編制手冊:做為測驗實施語解釋的指引,或是評鑑品質的依據。 種類 綜合成就測驗是由多種的各別學科測驗所組成,目的是在測量學生在團體中的一般成就水準,測量結果通常做為分班編輯或升級之用。然而,測驗中的題數通常較少,其信度較低,因此各測驗中的差異可能不可靠。 單科成就測驗是在測驗某一特定學科的成就水準。單科成就測驗所涵蓋的主題,比綜合成就測...
差序格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要「差序格局」(或稱「差異格局」)一詞是中國社會學者費孝通所提出,用以描述中國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各種遠近親疏所構成的人際格局;他形容中國傳統社會的人際關係的構成,如同在水面上投石頭時,由石頭落點由內而外產生的漣漪一般,由代表自身的圓心,由自身延伸出去,依照一圈一圈的水波遠近,來區別人群和自己的親疏。(註1)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在古典社會學中,早先便有Emile Durkheim(涂爾幹)提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用以描述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人際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