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意割棄,不吝惜。《紅樓夢》第四六回:「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的,那裡就捨了。」
洋洋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意的樣子。如:「他洋洋自地敘述獲獎經過。」
行不也哥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哥,鷓鴣的啼聲。行不也哥哥用以比喻路程艱難,勸人不要再前進。宋.梁棟〈四禽言〉詩:「奈此乾坤無路何,行不也哥哥。」
箭在弦上,不不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為形勢所逼,不不做。《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操謂之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不發耳。』左右勸操殺之,操憐其才,乃赦之。」
匣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參見「買櫝還珠」條。
的無助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的無助感是指個體面對挑戰情境時的一種消極心態,縱使輕易成功的機會擺在面前,也缺乏嘗試的勇氣。習無助感是個人因長期處於失敗及挫折情境中,面對衝突及壓力無法解決,而以逃避心態去面對問題,形成逃避失敗的習慣。
  史利曼(M.E.P. Seligman)在一九七五年首先提出「習的無助感」概念的研究。他把狗放在一個電擊的情境中,無論牠做任何反應都給予電擊。之後再把牠放在一個只要按鍵即可終止電擊的情境中,狗仍然不反抗的接受電擊。換言之,狗在經歷了無法控制之創傷之後,失去反應的動機,同時也產生壓抑和焦慮。因此,即使有些反應能終止電擊,牠也很難學到這個反應是有效的。後來史利曼及其協同研...
動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動輒咎」。見「動輒咎」條。01.宋.歐陽修〈與晏相公書〉:「豈非飄流之質愈遠而彌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動常咎,舉輒累人,故於退藏,非止自便。」 
巴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切、希望。如:「天氣冷,肚子又餓,巴不早點下班。」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我這門戶人家,巴不接著子弟,就是錢龍入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領會而有所。《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故心而聽,聽而事,事而功名。」《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讀書一事,要由博而返之約,總以心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如:「比賽中他到一面金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