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3 ms
共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亡枕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傷和死亡的人數極為眾多。如:「看到戰場上傷亡枕藉的慘烈景況,不禁令人感慨戰爭的無情!」
|
棣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盛而熟習的樣子。《詩經.邶風.柏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唐.李華〈弔古戰場文〉:「飲至策勛,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也作「逮逮」。
|
壕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壕。戰場上所挖掘的溝,兵伏其中,以避炮火。如:「打仗時,壕溝要挖得深且穩固,才能確保士兵的安全。」也作「濠溝」。
|
披掛上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指鎧甲。「披掛上陣」指上戰場作戰。後引申為參加某種競賽或活動。如:「經理親自披掛上陣與客戶洽商,終於談成這筆大生意。」
|
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全國家而奉獻生命。晉.殷仲文〈罪釁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宋書.卷八十八.沈文秀傳》:「丈夫當死戰場,以身殉國,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
中乾外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外強中乾」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僕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1>,陰血周作,張脈僨興2>,外彊中乾。進退不可,周旋3>不能。君必悔之。」弗聽。……秦獲晉侯以歸。 〔注解〕
(1) 亂氣狡憤:體內狂亂不順之氣,暴戾而煩躁。
(2) 僨興:突起。僨,音ㄈㄣˋ。
(3) 周旋:在戰場上周折迴旋。
|
昆陽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知劉秀只有三千人,便輕視對方人少,於是王邑、王尋獨迎,與漢兵戰。四十二萬王莽軍隊,大部分被殲於昆陽戰場上,而王邑、嚴尤、陳茂僥倖保住性命,落荒而逃。漢軍繳獲莽軍物資輜重,多得不可勝數,連月搬運也無法處理,只能將多餘物資焚燬。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役,這一戰,王莽主力完全潰滅,是漢莽興亡之關鍵。官軍的敗亡,主要是王莽改制失敗後,人民陷入了無窮盡的苦痛,各階層人民反對王莽,其內部矛盾重重;而王邑、王尋的大軍成員龐雜,有中央軍、州郡兵、嚴尤與陳茂招募而來的士兵,默契不足,無法統合為一整體。另外,王邑的傲慢自大...
|
屠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戮。如:「屠戮戰場」。
|
至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加之。唐.李華〈弔古戰場文〉:「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做機械工,次年即被徵調為「台灣特別志願兵」,前後四年,經歷太平洋戰爭,並成為戰俘,輾轉於南洋群島的戰場與集中營,至戰後一年,一九四六年,被遣返台灣。這次戰火經驗,不僅在陳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遠的傷痕,同時也一生烙印在這個殖民地子民的心中。一九四六年六月,即吳濁流創刊(台灣文藝)之後兩個月,陳千武鑒於台灣新詩園地的缺乏,與中部作家詹冰、林亨泰等人創設「笠詩社」,發行同人雜誌(笠詩刊),為戰後本土詩社的先聲,至今仍在持續發刊中。一九七六年,陳千武創辦台中市文化中心,成為台灣各地文化中心的濫觴,該中心其後改稱<文英館>,改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