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7.68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道的人容貌莊嚴肅穆。形容外表莊重嚴肅的樣子。語本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 △「一本正經」
時不我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文選.嵇康.幽憤詩》:「實恥訟免,時不我與。」北周.庾信〈周使持節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崇傳〉:「方欲討論國恥,伸雪家冤,橫尸原野,是所甘心,時不我與,先從朝露。」也作「歲不我與」。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丈夫契闊,何大迍邅?忠心盡節,事君九年,夙夜匪懈,晨省無愆。今遭落薄(魄),知復何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如:「鮮見」。《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鮮能備善。」宋.周頤〈愛蓮說〉:「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望塵不及注音︰ㄨㄤˋ ㄔㄣˊ ㄅㄨˋ ㄐ|ˊ漢語拼音︰wàng chén bù jí釋義︰即「望塵莫及」。見「望塵莫及」條。 01.《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趙咨》:「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02.宋.葉適〈文林郎前秘書省正字周君南仲墓誌銘〉:「君耽書喜誦,出於天性。……既從余,初若無所論質,已而耳改目化,氣竦神涌。……故朋昔類,望塵不及,皆靡弛而逝矣。」  參考詞語︰望塵靡及注音︰ㄨㄤˋ ㄔㄣˊ ㄇ|ˇ ㄐ|ˊ漢語拼音︰wàng chén mǐ jí釋義︰即「望塵莫及」。見「望塵莫及」條...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倪瓚《清閟閣全集.卷五.荅王彝齋》:「彝齋有道先生見貽佳製絕歎,厚優柔,得唐人句法、宋諸老性情也。張高尚命即次韻,奉和書紙尾,所謂以狗尾續貂,多見其不知量也。恕之幸甚!」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時,感動了六欲諸天神,紛紛撒下各色的香花,以表讚歎。在《心地觀經.卷一.序品偈》即有記載:「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另外,在宋朝張頤的《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及呂祖謙的《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記載一個故事: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有位雲光法師,道行高妙,講經感動了上天,各色香花紛紛落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華亂墜」,用來形容說話動聽。後世多作「天花亂墜」,改「華」為「花」,也用來形容浮華不實的言詞。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日新月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古代的儒者,認為一個人應品勵學才可成為身心兼修的大家。特別是對品德的涵養,更是古人所重視的。所以在《禮記.大學》中,有一段記錄個人品德修養的銘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使品德更新,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且一直持續不斷地更新。」《書經》的〈康誥〉篇說這是「鼓勵人民振作、自新。」《詩經》也說:「周朝雖是一個舊的國家,但在文王的治理下,卻能自新品德並且德化其人民,使得國運呈現嶄新的氣象與發展。」因此,君子無不盡力修養自己的品德,以期能達到完善的境界,進而領導國家走向康莊富強。典源只見「日新」,後來更見結合「月異」之「日新月異」一語,用來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不斷出現新...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爲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裏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相似詞不恥下問、求賢若渴、握髮吐哺、禮賢下士 相反詞傲世輕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