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94.56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管。漢.王充《論衡.量知》:「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唐.杜甫〈引水〉詩:「白帝城西萬竹蟠,接筒引水喉不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別、判別。如:「辨別」、「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唐.杜甫〈秋雨歎〉三首之二:「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靠、依靠。如:「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朝京兆人。個性剛直,詩風豪邁不羈,文章深奧曲折,多切中經世之務,在晚唐詩人中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詩等。因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唐時期,心繫國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秦始皇時,認為咸陽城人口太多,秦宮太狹小,於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和金錢,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建造了阿房宮,規模富麗堂皇,前所未有,是秦王朝最大的宮殿。而唐敬宗在繼位後,也廣造宮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寫了這一篇〈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例,借以諷喻當世。在六國被覆滅後,天下統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常、時常。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頭或足叩地。如:「頓首」、「頓腳」。唐.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包含。如:「總括」、「概括」。《文選.揚雄.羽獵賦》:「野盡山窮,囊括其雌雄。」唐.白居易〈初授拾遺〉詩:「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唐.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5.情感。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喫。」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二:「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外圈。《楚辭.王襃.九懷.蓄英》:「修余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唐.杜甫〈泛溪〉詩:「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也稱為「副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