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Simon_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mon 理論(Simon theory)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Simon(1947)認為傳統行政學過分專注組織階層、權力分配、與規章制訂的表面工作,卻無法對組織的真正特性加以瞭解。此因只檢視表面的組織結構,即很難瞭解成員運作與業務執行的形式。基於傳統的行政理論過於簡化。Simon堅持將決策過程加以彰顯,同時主張必須針對組織溝通、權力分配、與領導方式加以瞭解,如此更能深入組織的特性。基於此,Simon認為決策理論在當...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1。(3)《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簡史》。台北:自費印製,2002。(4)《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3。學術校訂(1)《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雷震著﹞。台北:遠流,2003。文化評論(1)《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2)《迎向眾聲:八○年代台灣文化情境觀察》。台北:三民書局,1993。(3)《為台灣祈安》。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4)《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5)...
高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借指具有決策權力的高級階層。[例]高峰會談、高峰會議
教育知識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目錄1 定義2 歷史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去探究學校課程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一門學問。詳細來說,教育知識社會學在於分析課程中,知識的選擇、組織、評鑑等現象,以及權力結構對於這些現象的影響。因為知識與可成通常密不可分,所以部分學者將教育知識社會學稱為社育課程社會學。 歷史知識社會學一詞於1924年由社會學家謝勒(M. Scheler)所提出,並經其他社會學者闡述與傳遞之後,慢慢成為社會學中的一支,並漸受...
柔懦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識別徵兆,分析導致亡國的原因,多達四十餘條,這是他總結歷代治亂興亡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
西發里亞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為反對皇帝專制統治和強制推行天主教而起,開啟三十年戰爭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簽訂西發里亞條約而結束。內容是法國得到亞爾薩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亞等國也擴大領土,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確認德意志諸侯的主權,加強帝國議會的權力,削弱皇帝和選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路德宗、喀爾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權利。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法國雄霸歐洲。
社會階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中具有同等財富、權力、聲望地位的人所構成的群體。同一個社會階級的成員經常具有類似的價值、品味、態度與行為。
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依自身的意志、權力行事,不受他人干涉。如:「婚姻自主」、「獨立自主」。《老殘遊記》第八回:「眾人攙著,勉強移步,走了約數十步,方纔活動,可以自主。」
司法審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法審查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係指在面對違背憲法精神宣告之國會立法或行政法規命令等情形之時,則法院可使其無效之權力,實為一法院擁有之政治權力。現代憲政國家之司法審查制度實際上最早起源於美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而當前採行司法審查制度的國家眾多,其包含奧地利(Republik Österreich)、加拿大(Canada)、丹麥(Kongeriget Danmark)、愛爾蘭(Republic of...
社區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的知識與能力、付出精力和時間的志願,以及對促進自我服務的心理態度等。根據居民參與的程度、作用方式及權力分配等,社區參與可分為不同的層面。從參與活動的內容來看,有政治性的、經濟性的、教育性的、娛樂性的、福利性的、宗教性的和其他社會性的,等等。從參與的形式來看,可分為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兩大類。前者如舉行社區全體居民會議,後者如選舉社區決策人員等。出處:1.中國大百科智慧藏。2.J. Norman Reid(2000):How people power brings sustainable benefits to commu...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