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011 ms
共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晉楚對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本宗的財寶獻給周僖王,僖王乃承認其為晉侯。依封建秩序僖王討伐武公,如今不僅不討伐,反而承認武公,這無異是否認周朝以宗法為基礎的封建制度,也喪失了自己的合法立場。晉武公之子獻公殺盡成師分出的貴族,並將勢力從山西南部擴大到河南西部,開闢了通往成周的交通路線。獻公後,晉室內亂。文公繼位,拔擢人才治理事務,保障是階級的經濟生活,以加強軍力。西元前636年,周室內亂,襄王逃於鄭。晉文公平定周室內亂,助襄王回周,因功得賜南陽地。西元前633年,楚率陳、蔡等國圍宋都 ,文公援宋,與齊、晉大軍大敗楚軍於城濮,阻止楚國北進。歸途中文公於...
|
黔驢之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黔驢技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據《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1>,蕩倚衝冒2>,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戲弄。
(2) 蕩倚衝冒:指老虎對驢子挑釁...
|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變萬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
使羊將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羊去率領狼。語出《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也,皆不肯為盡力,其無功必矣。」比喻讓弱者統率強者,必然難以成功。漢.桓寬《鹽鐵論.除狹》:「命弱者,猶使羊將狼也。其亂必矣。」
|
日濡月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受外界的浸潤影響而逐漸產生變化。清.魏祝亭《兩粵傜俗記》:「其他趙馮鄭唐諸氏皆漢人,因避徭賦誅求,舉家竄入,日濡月染,凡飲食衣服器用,皆與真傜無異。」也作「耳濡目染」。
|
假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具維管束輸導組織的根。單一細胞延長,形狀如根毛,故稱為「假根」。常見於苔蘚類或原始之蕨類,如松葉蕨。
|
興奮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一切能振作精神的事物。如:「繁忙之餘,聽個笑話,無異是提神的興奮劑。」
|
戮力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聖,與之戮力3>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成公十三年》、《國語.齊語》。
(2) 聿:音ㄩˋ。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
(3) 戮力:合力、努力。戮,音ㄌㄨˋ,合、併。〔參考資料〕 ■《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國語.齊語》即位數年,...
|
銖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
四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足四肢。晉.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詩:「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宋.蘇軾〈教戰守策〉:「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