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玉。《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能翔岐陽之鳴鳳,納虞氏之白。」《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肉質軟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群體呈蕈狀,頭冠部直徑遠大於柱部,邊緣具有規則的縐褶。珊瑚蟲具有雙型,營養體間隔約1 mm,兩營養體之間有1~3個管狀體。群體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表層骨針呈棒形,近中央處有一突起,長度約0.08~0.11 mm;內部骨針呈紡錘形,長度約0.20~0.35 mm,具有二突起。生活群體呈金黃或黃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面圍繞土牆的狹屋。《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堵蓽門,偃息窮巷。」
燕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美人體態、風格不同,各有所長。參見「肥燕瘦」條。《文明小史》第四○回:「說不盡燕瘦肥,一一都收在眼睛裡去。」
頸鴴(金眶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radrius dubius
體長14~17公分。繁殖期喙黑色,額白色,頭頂具白色橫斑,自前頭向下穿過眼睛至頰的後方具一明顯的黑色過眼線,眼睛周圍具一黃色細眼圈;具黑色頸,自喙基部至頸後白色。頭頂至後頭部褐色,頸圈以下經胸部、腹部至尾下覆羽白色,背部褐色,飛羽暗褐色,腳橙黃色。非繁殖羽和繁殖羽相似,但黑色過眼線和頸圈會變成暗褐色。幼鳥羽色和成鳥非繁殖羽相似,但頭頂和翅膀羽毛邊緣具白色細紋。
共3亞種,其中C.d. dubius亞種分布於菲律賓、新幾內亞、南太平洋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C.d. jerdoni亞種分布於印度和亞洲東南部;C.d. curonicus亞種分布歐洲、亞洲及非洲北部,冬季往南遷徙至歐洲南部、非洲、亞洲南部、東南部、印尼和地中海等地。臺灣也有其分布,屬於留鳥或冬候鳥。
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於河口、沙洲、海岸附近的旱田、沼澤或內陸河川等境,很少和其他涉禽混群。平常叫聲是清亮、下降的“pee-oo”聲,警告聲則是短促的“peeu”、“cru”聲或持續的“pip”聲,鳴唱是重複的“cree-ah”聲。歐洲族群的繁殖期4~9月,印度南部族群則在每年12~6月。巢築於內陸棲地,包括河邊、湖邊、農地、甚至是砂石場和垃圾場。群聚繁殖,巢之間的相距約9公尺遠,具繁殖領域。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鴴科 (Family Charadriidae)
境壓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境中的事件或力量威脅到人的生存與幸福、影響人的各種系統的正常運作時,我們稱之為境壓力。早期的壓力研究著重在壓力的生理層面。Selye指出人的身體對境威脅會產生警戒、抵抗與疲憊等階段性的反應。但其實壓力的生理和心理面向是無法分割的。
  壓力的心理面向著重在對壓力源所做的解釋在壓力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視某一壓力源為具有威脅性的、有害的或是具有挑戰性的,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例如對於壓力源的態度、過去的相關經驗以及對於可能的後果的瞭解。按著我們會評估個人或群體應付壓力的資源、策略及其效果。應付壓力的方式可以採取行為控制或心理適應的形式。人們可能採取直接的行動以改變他和周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形玉佩。後多指婦女的飾物。《禮記.經解》:「行步則有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也作「珮」。
2.比喻美女。也作「珮」。
大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在全身中除了肺循之外的循。血液由心臟的左心室起,至大動脈,經小動脈運入身體各部組織後,由微血管交換養分和廢物,而後經小動脈收集至大靜脈,流回右心房。也稱為「體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套而不可脫離。比喻相互接續、相互關聯。如:「這件事情錯綜複雜,像連套般牽連糾葛,不像你想像中那麼單純。」
2.重重的圈套,複雜的計謀。如:「要破解對方的連套,一定要從長計議。」
3.戲曲劇目。清代故事戲。敘述連套主竇爾敦比武敗在黃三泰手下,心中懷恨,因盜梁千歲御馬,嫁禍於他,最後受黃三泰之子黃天霸感動而俯首認罪。
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境是指能夠影響學校教育活動之一切外在條件與勢力,也可以說是能夠促進或阻礙學校教育活動之種種狀況。從社會學觀點而言,學校境與學校文化的涵義極為相似。廣義的學校境包括:(1)學校物質境,如:學校所在社區境、校地大小、建築設備、校園布置,以及其他物質條件等;(2)學校社會境,如:校長領導、師生關係、學校氣氛,以及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等;(3)學校規範境,如:學校的傳統、價值、習俗、儀式、規章與制度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