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2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物學摘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學摘要〕(Biological Abstracts),簡稱BA,為美國生物科學資訊服務公司(Biosciences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BIOSIS)於1926年創刊,原為月刊,自1964年後改為半月刊,每年出版兩次半年彙編索引。BA收錄生物學及相關學科如農業、生化、遺傳、營養、藥理等出版品約9,000多種,資料型態包括書、論著、會議紀錄、學術期刊等。BA每年收錄約22,000篇以上的摘要,雖然文獻涵蓋各種語文,但所提原始論文摘要皆以英文撰寫,是研究生物醫學之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BA的編排體例主要可分為3部分:
  (一)標題大類表(Majo...
需氧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必須在有氧氣的環境下,才能生存的生物。這些生物大多時間以有氧呼吸為主要代謝方式。除部份細菌外,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需氧生物。但在氧氣不足的時候,有些需氧生物可暫時(數小時以上)不需氧氣進行代謝,例如部份潮間帶的貝類暴露於空氣中的時候,無法吸收水中的空氣,處於缺氧狀態。
  而部分需氧生物只要缺氧幾分鐘,即無法生存,例如:大多數的鳥類與哺乳動物,稱為專性需氧生物(obligatory aerobic organism)。(參見『專性厭氧生物』(obligatory anaerobic organism)、『兼性厭氧生物』(facultative anaerobic organism...
生物計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計量學(biometrics)是生物計量學家暨統計學家Karl Person於1893年創立的名詞,係指將統計及數學方法應用於生物科學資料的分析,以解決生物科學問題之領域。其相關的應用例如透過統計方法分析比較不同小麥品種生產量、評估不同治療疾病方法、分析環境汙染對人類疾病的影響等。Person致力於生物計量學的發展,於1893年在英國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設立生物計量學學院;1900年與Francis Galton、W.F.R. Weldon創辦Biometrika期刊;1903年成立生物計量學實驗室;以及於1892年至1936年期間提出許多應用數學的生物計...
Biometrics, in biology (2008). In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Retrieved March 10, 2011, from http://www.credoreference.com/entry/columency/biometrics_in_biology.Jain, A. K., & Ross, A. (2007). Introduction to biometrics. In A. K. Jain, P. Flynn, & A. A. Ross (Eds.), Handbook of biometrics. Boston, MA...
生物活性碳程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微生物分解和活性碳吸附作用的一種處理程序,可增加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通常以粒狀活性碳為介質,微生物附著於活性碳上生長,當水中之有機物被活性碳吸附後,微生物再將其加以分解為安定物質,同時亦可達到微生物再生活性碳的目的。本程序主要應用於淨水廠,以去除水中微量有機物。但類似的處理原理,亦有應用於高有機負荷廢水或含有難分解有機物廢水的處理。
生物工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工程學的方法處理生物學及醫學上的問題。
  分子生物學是最近40年來從生命科學中分衍出來的學科,以化學及物理之方法為基礎,在分子的層次上探求細胞中的各種反應。自從核酸被認定為遺傳因子後,分子生物學的進展極為迅速,並已廣泛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基礎。近10年由於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而衍生出遺傳工程學,此技術不但能鑑定遺傳因子的種類,又可改變其組成與功能,目前已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有力工具,同時也已廣泛的應用於解決醫學、農業、工業、能源及生態環境的各種問題。
  有鑒於此,行政院院會於民國71年8同通過將此一技術列為國家重點科技發展項目之一,同年12月中央研究院設立分子生物學綜合研究室籌備處,75年7月1日啟用研究大樓,正式展開實驗...
廣食性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食範圍廣泛、能生存於食物變化大的區域,此種生物稱為「廣食性生物」。
生物屏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屏蔽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游離輻射減低至生物上許可程度。
比較生物效應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生物效應劑量在過去是輻射單位之一,其關係式如下:
  比較生物效應劑量(侖目)=比較生物效應乘以吸收劑量(雷得)
  這樣對不同輻射的生物傷害有比較適當的標準。現在這種用於輻射防護的劑量單位已不再使用,比較生物效應已為射質因數所取代,稱為等效劑量,單位仍為侖目。
  參見射質因數quality factor條,等效劑量dose equivalent,比較生物效應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 RBE條。
生物醫學資訊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醫學資訊學(biomedical informatics)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其處理生物醫學資訊之結構、徵集與使用,應用的範圍包括健康相關的基礎科學、臨床學科和健康照護管理等領域的研究、教育與服務。生物醫學資訊學應用了電腦科學、資訊科學、圖書館學、認知科學、企業管理、統計與生物計量學、數學、人工智能、作業研究,以及臨床和基礎健康科學的方法;從理論模型的建構、到應用系統的建立與評估,都是它的研究範圍。因此,生物醫學資訊學可被定義為:「採用多種學科的研發與應用,研究健康照護、生物醫學與公共衛生所有層面的資訊與知識之整合、管理與使用的理論與實務的一個科學」。該學科探索如何將源自於資訊學相關學...
DBMI faculty,(2000). What Is Biomedical Informatics?. Retrieved June 14, 2011, fromhttp://www.mc.vanderbilt.edu/dbmi/bmigradprog/background.html.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