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所表露出來的幽怨之態,更是惹人憐愛!而面對張生的言詞挑逗,亦不假以辭色。由此可見,鶯鶯對傳統的禮教是如何地遵守奉行,但是為何有後來的「自薦枕席之事」呢?筆者以為原因有三:1. 張生「性溫茂,美風容」,論外表是個翩翩佳公子,又「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看似個守禮之人。2. 他在鶯鶯一家於普救寺遇難時,動用關係出手搭救,於她有救命之恩,又有崔母若有意似無意的引見之舉,取得長輩的歡心。3. 張生頗有文才,曾寫綴春詞二首,深深地打動了鶯鶯。因此,鶯鶯深受張生的吸引,就在婢女紅娘的牽線之下,以「明...
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間陰陽調合而成的氣,萬物由此而生。唐.劉商〈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靈。」
乘法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的第一步驟,即須培養學生有等量集合的概念,舉例而言,有一堆餅乾,能將它分成三個一堆,恰可分為五堆,由此可教導學生這堆餅乾為五的倍數。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倍數觀念時,可先給予一堆餅乾或是物品,讓學生以2個、5個或是10個一數的方式,來數完一堆東西培養出倍數的概念。 了解乘法意義首先須讓學生釐清加法與減法的不同,了解乘法的計算方式是不同的。例如當上述每3個一數十,可以分成五堆,則可教導此為3個的五倍,寫成3x5,病讀做3乘以5,教導讀法的另一個目的是,在未來面對應用問題時,能有較好的邏輯觀念去解出問題。 認識符號須指導乘法的符...
文化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習性等,也有不利影響,是他們學業表現欠佳的主要原因。   此理論盛行於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由此影響美國於一九六○年代開始了由聯邦政府撥出經費的〔及早教育方案〕(Headstart Program),以協助貧困家庭子女有提前接受教育的機會,使他們在進入小學就讀時,其文化不利狀況會有所改善。英國也於同一時期實施〔教育優先地區計畫〕(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roject)。   文化貧乏概念與路易斯(Oscar Lewis)於一九六六年提出的貧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
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古人亦將三月喚作「桃月」,而黃河流域時至三月水面解凍為潺潺流水,此名為「桃花汎」或「桃花木」,由此可知桃花在中國文化上亦佔有一席之地。而台灣,因氣候或品種等因素,桃花花期自十二月即開始。桃花屬薔薇科,為落葉性之小喬木,株高可達3~5公尺,其樹皮則為暗灰色,且樹皮上隨年齡增長裂縫,帶有片狀剝落。桃花樹較老的樹枝長呈現刺狀,而小枝則相當光滑,剛冒出之新芽具短柔毛。至於其葉,互生,呈窄橢圓形至披針形,具托葉,長約8~15公分,寬約1.5~3.5公分。花具兩性,通常一至三朵叢生,花色有紅、深紅及白等色,其萼片和花瓣各五枚,...
安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定、安恬不驚奇。《晉書.卷九.簡文帝紀》:「晞大恐,求下車,而帝安然無懼色,溫由此憚服。」《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見者寒毛卓竪,舍利弗獨自安然。」
人力資本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y)目錄1 定義2 人力資本論與比較教育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人力資本論認為正式教育、職業訓練及成人教育等要素均可視為一種投資,如同投資於物質性資本的土地、廠房與機器設備獲得利潤一般,有助於改善人的能力(human capacity),由此而能解釋個人所得差異。投資教育就個體經濟來看,不僅增加個人職業的選擇機會,也能增加其所得;就總體經濟而言,則提升了工作者(worker)的生產力,而若國家集合了許多生產力高的工作者,則必能促使經濟快速發展。 人力資本論與比較教育在...
金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書.卷一四.禮志一》:「由此言之,禮義之固,孰與金城湯池?」
李自成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反而與自己負責抵禦的敵人清軍聯合攻打李自成。在兩大敵人的合攻之下,李自成敗逃西安,次年被殺。清軍由此得以輕而易舉進入北京,開啟了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八年的端緒。之後,華中、華南仍然繼續抗清運動,南明與鄭成功的抵抗即其著例。但明滅清興已是不可挽回的事實。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明毅宗、吳三桂英文關鍵字:Chongzhen Emperor、Wu Sangui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12~213。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辭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契合於中國辭賦文學思潮,而且與釋賦所表現之文化氣象,以及歷史上“獻賦”“考賦”制度關係甚密,並由此顯示出辭賦在各個時代既相承又異趣的藝術風貌。探考辭賦之源,有四種代表性見解:一、《詩經》說,班固《漢志》“不歌而誦謂之賦”,《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後人視為詩源說典範。二、《詩經》《楚辭》說,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謂賦“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堪稱代表。三、《詩》《騷》“諸子”說,此論以清人章學誠《校讎通義漢志詩賦第十五》“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國諸子”、《文史通義詩教下》謂漢賦乃“縱橫之派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