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壁上畫龍,並為其中二龍點上眼睛,龍便破壁乘雲飛去的故事。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後用以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全體更加生動傳神。明.張鼐〈讀卓吾老子書述〉:「夫一古人之書耳,有根本者下筆鑑定,則為畫龍點睛;無根本者妄意標指,則為刻舟記劍。」亦比喻做事能把握要點。《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日安太太吩咐他給岳父母順齋,原不過說了句『好好兒的弄點吃的』,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您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憲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明.無名氏《霞箋記》第六齣:「吾輩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規蹈矩。」《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老爺又是位循規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苟且的人,只得呈報銷假投供。」也作「蹈規循矩」、「蹈矩循規」、「應規蹈矩」。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指還沒成熟的綠色農作物。黃,指黃熟的穀物。青黃不接指作物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比喻有所匱乏,一時難以接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這個當兒,正是我家一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那不過青黃不接之時,偶一為之罷了;倘使終歲如此,那就不得了了!」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只可憐安公子經他兩個那日一激,早立了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志氣。」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高風亮節」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正排著低品走狗奴才隊,都做了高節清風大英雄!」 參考詞語︰清風亮節注音︰ㄑ|ㄥ ㄈㄥ ㄌ|ㄤˋ ㄐ|ㄝˊ漢語拼音︰qīng fēng liàng jié釋義︰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 01.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其詩曰:『髭鬚強染三分折,絃管聽來一半愁。』可知染鬚亦無傷于雅士。」 02.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三.循吏》:「時人謂王晉平恐富求歸云云。可謂清風亮節,後先輝映。」
移樽就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因惦著晚飯,是舅母、岳母移樽就教給父母賀喜,他夫妻三個也不及長談,便各各脫去禮服,換上衣裳,仍到上房來伺候。」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四.李娃傳》引《異聞集》:「生聰敏者也。無何曲盡其妙,雖長安無有倫比。」 02.清.馬從善〈兒女英雄傳序〉:「先生少席家世餘蔭,門第之盛,無有倫比。」 03.清.張三禮〈空谷香序〉:「南曲既興,名作亦鮮。〈琵琶〉詞意深摯,質樸高華,無有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繞、包紮。如:「裹傷口」。《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手把著新郎的手,用一根紅紙裹的新秤桿兒,把那塊蓋頭往下一挑。」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 《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我的孩子,你可受了苦了!你可疼死我了!你可坑死我了!』說罷,放聲大哭。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覺失聲痛哭。兩邊僕婦丫鬟看見,無不落淚,個個上前相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